[发明专利]疤痕修复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4753.3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6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倩;丁利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嘉氏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31/06 | 分类号: | A61L31/06;A61L3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疤痕 修复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生物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疤痕修复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售治疗疤痕的产品多为由聚硅氧烷制成的单一成分的硅胶疤痕修复贴或硅凝胶疤痕修复膏,此类产品对疤痕修复的作用原理是通过硅胶对皮肤的封闭,形成透气不透水的保护膜,不使疤痕处的水分向外散发,从而和皮肤形成水合作用来修复疤痕。但此类产品存在以下不足:a、被动封闭水分,对疤痕皮肤不具有主动保湿的功能,通过对疤痕皮肤的水合作用而被动修复疤痕,而不是主动促进疤痕皮肤结构的改变;b、硅凝胶封闭疤痕皮肤不受外界细菌感染,而没有主动对疤痕表面的细菌杀灭或抑制作用;c、疤痕体(烧烫伤后疤痕或疤痕疙瘩)表面的皮肤表皮其实是不完整的,很可能存在有不易肉眼察觉的细小裂纹和感染,单纯的硅凝胶制剂不能够修复这些细微的炎症;d、其对抑制疤痕体内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没有明确的直接作用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主动对皮肤保湿、有抗、抑菌功效、加快皮肤创面愈合的疤痕修复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疤痕修复材料,用下述方法制成:将0.5-5质量份水溶性壳聚糖在搅拌下溶于10-100份水中或将0.5-5质量份脱乙酰度75-97%的壳聚糖在搅拌下溶于10-100份质量浓度为1-5%的醋酸水溶液中,加入起乳化作用的1~3质量份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5~10质量份起保湿作用的甘油,混合均匀,得透明凝胶状溶液;在均质下将20~90质量份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入到所述凝胶状溶液中,混合均匀,即得到一种疤痕修复材料。
所述水溶性壳聚糖为:羧甲基壳聚糖、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壳聚糖乳酸盐、壳聚糖盐酸盐、壳聚糖醋酸盐或壳寡糖。
所述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为60%-100%。
所述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的取代度为80%-110%。
所述壳聚糖乳酸盐的脱乙酰度为70%-95%;所述壳聚糖盐酸盐的脱乙酰度为70%-95%;所述壳聚糖醋酸盐的脱乙酰度为70%-95%;
所述壳寡糖的分子量为500-10000
所述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为85%-95%。
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运动粘度较好的是20000~100000cst,最好是40000~80000cst。
本发明的优点:
为改善现有的硅胶类产品对疤痕修复的不足,本发明的一种疤痕修复材料具有壳聚糖(或水溶性壳聚糖)和硅凝胶的优点,对疤痕具有互相补充和协同修复作用,其效果为:
1、本发明的疤痕修复材料可主动、被动对皮肤保湿,对疤痕皮肤有水合作用,修复作用更好;
2、有主动的抗、抑菌的功效,对疤痕表面和外部的细菌的抗、抑作用强;
3、具有加快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用于疤痕表面可对疤痕表面的细小裂纹和感染有较好的修复和保护作用;
4、能抑制瘢痕疙瘩皮肤内胶原I型的分泌,因而降低胶原I型/III型的比例,从而对疤痕的修复有积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疤痕修复材料,用下述方法制成:将取代度为60%的羧甲基壳聚糖1g在搅拌下溶于60g水中,加入起乳化作用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2g,保湿剂甘油5g,混匀,得透明的凝胶状溶液;在均质下将运动粘度为40000cst的聚二甲基硅氧烷40g加入到凝胶状溶液中,混合均匀,即得到一种疤痕修复材料。
实施例2
一种疤痕修复材料,用下述方法制成:将取代度为90%的羧甲基壳聚糖4g在搅拌下溶于80g水中,加入起乳化作用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2g,起保湿作用的甘油8g,混匀,得透明的凝胶状溶液;在均质下将运动粘度为100000cst的聚二甲基硅氧烷50g加入到所述凝胶状溶液中,混合均匀,即得到一种疤痕修复材料。
实施例3
一种疤痕修复材料,用下述方法制成:将取代度100%的羧甲基壳聚糖0.5g在搅拌下溶于10g水中,加入起乳化作用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1g,起保湿作用的甘油10g,混匀,得透明的凝胶状溶液;在均质下将运动粘度为80000cst的聚二甲基硅氧烷20g加入到凝胶状溶液中,混合均匀,即得到一种疤痕修复材料。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嘉氏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嘉氏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47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晴雨伞的自锁式下巢结构
- 下一篇:相机支架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