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黑杨花粉植株转基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5175.5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2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玉;刘玲;李园园;姜静;刘桂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4 | 分类号: | C12N15/84;A01H4/00;A01H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黑杨 花粉 植株 转基因 方法 | ||
1.一种小黑杨花粉植株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黑杨花粉植株转基因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取抽茎培养基中培养的高度为1~2cm的无根苗,移入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待苗长到5~8cm时,取苗上2~3cm的顶端移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二次生根,选取苗高4~5cm的二次生根后的植株作为外植体;二、取步骤一的外植体上长度为1~3cm的新生的叶片,在叶片基部和叶片中间各切一刀,弃掉叶尖儿部位,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上进行预培养2~3d;三、挑取携带外源基因的农杆菌EHA105接种到含有50mg/L利福平和50mg/L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中培养16~24h,培养温度为28℃,摇床转速为220r/min,得菌液,向菌液中加入含有50mg/L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使菌液稀释100倍,然后在28℃、220r/min转速下培养至菌液的OD值达到0.4~0.6,然后用无菌水将OD值为0.4~0.6的菌液稀释到OD值为0.1~0.2;将步骤二中预培养后的叶片放入OD值为0.1~0.2的菌液中浸泡5~10min,然后取出叶片用无菌滤纸吸去多余菌液;四、然后将叶片接种在分化培养基上,在25℃暗培养条件下培养1~2d;五、取出叶片,放在无菌吸水纸上将水分吸干,然后将叶片移至选择培养基中培养5~10d,产生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切下放入新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15~20d后产生抗性芽,即完成小黑杨花粉植株转基因方法;其中步骤一所述抽茎培养基为含有0.1mg/L NAA和0.2mg/L 6-BA的MH培养基;步骤一所述生根培养基为含有0.2mg/L IBA的MH培养基;步骤二和步骤四所述的分化培养基为含有0.1mg/LNAA和0.5mg/L 6-BA的MS培养基;步骤五所述的选择培养基为含有0.1mg/L NAA、0.5mg/L 6-BA、40mg/L卡那霉素和300mg/L头孢噻肟钠的MS培养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黑杨花粉植株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取步骤一的外植体上长度为2cm的新生的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黑杨花粉植株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携带外源基因的农杆菌EHA105中的外源基因为毛果杨AP2基因或柽柳bZIP基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黑杨花粉植株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挑取携带外源基因的农杆菌EHA105接种到含有50mg/L利福平和50mg/L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中培养18~22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黑杨花粉植株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28℃、220r/min转速下培养至菌液的OD值达到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黑杨花粉植株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浸泡8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黑杨花粉植株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将叶片移至选择培养基中培养6~9d。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黑杨花粉植株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将叶片移至选择培养基中培养7~8d。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黑杨花粉植株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将愈伤组织切下放入新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16~19d后产生抗性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黑杨花粉植株转基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将愈伤组织切下放入新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17~18d后产生抗性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51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