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金纳米棒的近红外光吸收成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5408.1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8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喻学锋;何定飞;王佳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455 | 分类号: | A61B5/1455;A61B5/00;G06K7/1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汪俊锋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纳米 红外 光吸收 成像 方法 | ||
1.一种基于金纳米棒的近红外光吸收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被测物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特性确定所用近红外光的波长,然后选择特定长径比的金纳米棒,使金纳米棒在该波长处的吸收峰接近峰位,并测出实际对应的吸收峰峰位;
2)将未用金纳米棒溶液处理的被测物固定在近红外光吸收成像仪的载物台上,调节仪器近红外光光强,CCD摄像机的焦距和进光量,选择和所用近红外光的波长一致的滤波片,拍摄背景图像;
3)配备金纳米棒溶液,用金纳米棒溶液标记被测物;
4)保持近红外光吸收成像仪的各项设置不变,用对应于金纳米棒吸收峰峰位的近红外光照射用金纳米棒处理后的被测物,用CCD摄像机接收被测物的图像;
5)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处理,即得到被测物的近红外光吸收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金纳米棒标记被测物的方法包括偶联、涂抹、注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处理包括对所得图片进行减色、伪彩、叠加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54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抗接触压力测试设备
- 下一篇:用于将标签附着到物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