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晶氧化铟锌/碳纳米管复合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5435.9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4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廖蕾;刘曰利;刘兴强;陈文;贺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24 | 分类号: | H01L29/24;H01L29/10;H01L29/786;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汪俊锋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纳米 复合 薄膜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非晶氧化铟锌/碳纳米管复合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以柔性氧化铟锌/碳纳米管复合薄膜为半导体沟道层,在复合薄膜中,碳纳米管和氧化铟锌的质量比在0.027%-2.74%之间。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将碳纳米管超声分散于有机溶剂中作为母液待用,将摩尔比1:1的四水合硝酸铟和二水合醋酸锌溶于乙二醇甲醚中,溶液记为A,并按照乙醇胺:铟=10:1的摩尔浓度比加入乙醇胺作为稳定剂;
2)向溶液A中添加分散均匀的碳纳米管母液并超声分散,使A中碳纳米管质量为In(NO3)3·4H2O和C4H6O4Zn·2H2O总质量的0.01 %-1%;然后旋涂于预先生长有绝缘层的衬底上,烘干后继续旋涂,直至30-60 nm;
3)在大气中300-400℃热退火,即得到IZO/CNT非晶复合薄膜材料,在得到的复合薄膜中,CNT和氧化铟锌的质量比为0.027%-2.74%之间;
4)利用紫外光刻技术,通过第一次掩膜,利用湿法刻蚀将复合薄膜刻蚀成小块,接着经过第二次光刻掩膜、Ti/Al电极蒸镀及剥离即可获得IZO/CNT复合薄膜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54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密闭控制基层结构管理和截存碳
- 下一篇:具有自动供电断电功能的安全插座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