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良种的繁育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85767.7 申请日: 2011-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2498917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0
发明(设计)人: 刘影 申请(专利权)人: 刘影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1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6500 安徽省界***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豆 良种 繁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大豆良种的繁育技术。

背景技术

大豆的营养价值高、应用范围广,它不仅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脂肪,还富含对从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大豆既是重要的食物,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也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大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栽培大豆的起源地,也一贯重视大豆的生产和产业发展,国务院多次强调:增加投入,加强优质农产品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升种子的综合生产能力。但我国大豆生产量一直不能满足国内需求,还需大量地进口大豆,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选择优质大豆良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一个品种的推广之后,由于多年种植,往往会造成混杂,其种子的纯度得不到保证,会严重影响大豆的预期产量和质量。农业方面的学者加强了对大豆良种的培育方法的研究,如CN02146689.0公开了采用杂交培育的方法培育出大豆的良种,提高了大豆的品质与产量,但其杂交方法比较复杂、耗时,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而且杂交技术掌握的不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如杂交后代的不孕症,从而增加农户的成本投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质量高、纯度高、产量高的大豆良种的繁育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豆良种繁育的方法,包括繁育田的选择、原种的选择、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和收获步骤,所述的繁育田的选择是指繁育田为无疫病区,其前茬是非豆科作物,繁育田周围25-100米不得种植其他品种大豆;所述的原种指具有繁育品种典型特征特性的优良原种材料,其纯度和净度不低于98%,水份不高于12%;所述的田间管理包括田间去杂株与病虫害防治;所述的收获指在大豆黄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进行单独收获、单独脱粒、单独晾晒、单独贮藏。

所述的田间去杂株步骤指:出苗后,察看幼苗茎秆颜色(有紫、绿之分),去除异杂株;分枝期,依叶型(有长、圆之分)和分枝多少判定去除杂株;开花期,依花色(有白、紫之分)、叶形、茸毛不同特征判定去除杂株;成熟期,依茎秆和荚皮毛色(有灰、白、棕之分)、结荚习性(有限、亚有限、无限之分)及粒型、脐色等判定去杂。

所述病虫害防治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培育壮苗,精耕细作等农业措施;利用灯光、颜色诱杀、机械人工捕捉害虫等物理措施;利用间、混、套种等生物多样性生态措施;选用低毒生物农药,释放天敌等生物措施。

所述的生物措施是指利用白僵菌防治脱荚落地幼虫,利用释放赤眼蜂降低食心虫卵,使用苦参碱1000倍液防治蚜虫,BT防治食心虫、螟虫与蚜虫。

所述的收获期指大豆植株上只有7-8%叶片、15-20%叶柄时进行收获,带荚曝晒后脱粒,大豆含水量不大于12%时即可收藏作为次来种子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提高了种子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2、繁育风险小,效益高。

3、可实现种子标准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这些实施例并非仅限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有基于本发明的基本思想而进行修改或变动的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淮北地区选择一块适合的田地作为繁育田进行试验,其步骤如下:

1、繁育田的选择:作为繁育田的田地必须为无疫病区,繁育田的前茬作物是小麦,繁育田周围100米内不得种植其他品种大豆;

2、原种的选择:选择具有繁育品种典型特征特性的优良原种材料,其纯度和净度不低于98%,水份不高于12%;为预防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害,在播种前可进行种子包衣处理,用35%多·克·福种衣剂,药种按1∶75的比例进行包衣,阴干后待播。

3、播种:播种时期对大豆种子质量有很大影响,播种过早出苗缓慢,易诱发根腐病;播种过晚降低种子成熟度,不饱满,种子芽势弱。播种量是根据大豆品种特性、地势、地力及肥水条件而定。肥水充足地力强地块宜稀植;肥水差地力弱地块宜密植。在实际生产中尽量稀植,加强植株通风透光,增加繁殖种子饱满度,提高种子繁殖倍数。播种量一般为7斤/亩。

4、施肥:在大豆的3-4复叶时,开沟或耧穿深施,施肥原则是:普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补施氮肥。每公顷田施有机肥30-45吨、三元复合肥为225吨。

5、田间去杂株:为防止大豆繁殖田出现机械混杂、生物学或其它混杂,保证本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必须在不同时期及时去除杂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影,未经刘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57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