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合金表面金属基复合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5971.9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26 | 分类号: | C25D11/26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李枢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表面 金属 复合 陶瓷 涂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涉及到钛合金表面涂覆强化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钛合金表面金属基陶瓷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钛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腐蚀、无磁、耐热和耐低温性能等优良的性能,能在550 ℃ 高温下和零下 250 ℃低温下长期工作而保持性能不变。因此,钛合金被广泛的应用于航天航空、武器装备、汽车零件、化工、舰船、生物医学等工业部门,被誉为“第三金属”。
然而钛合金硬度低、摩擦系数大、耐磨性差,又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恶劣环境中使用时不但会发生由磨损引起的失稳问题,还会造成大量的热量无法散开,引起“钛火”等现象的发生。
微弧氧化技术属于等离子电解沉积技术,与传统表面涂覆方法不同,它是在金属基体表面直接“原位”氧化烧结出硬质氧化物陶瓷涂层,通过 MAO 处理能有效地改善钛合金在苛刻环境中的耐、磨耐、减摩蚀和抗高温氧性能。而且其处理效率高、操作工艺简单、环境污染小、性价比高、适用于自动化生产,在许多领域具有应用前景。然而作为陶瓷涂层其也存在孔隙率高、韧性差,且钛合金微弧氧化涂层过渡层尺寸大,存在明显的界面,结合力较差。
脉冲电子束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直到20世纪80年代,低能强流脉冲电子束才开始在材料表面改性方面获得重视和使用。该技术能够实现较高的能量沉积(0~50J/cm2)使材料表层在时间(ns~102μs)和空间(0μm~102μm)高度压缩的情况下,形成103K数量级的温度场、108~109K/s的退火速率和102~103MPa的应力场,诱发一系列非平衡态的剧烈的物理化学变化,从而提高金属材料表层的硬度、耐磨耐蚀性能,甚至疲劳性能,实现材料表面性能的强化和优化。但由于设备的原因,目前只有俄罗斯,德国,美国,日本等的个别科研单位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钛合金表面金属基复合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
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钛合金表面金属基复合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采用粒度600目以内砂纸打磨钛合金部件表面,除去表面的大尺寸缺陷,保证处理表面的精度;
(2)采用酒精、丙酮有机溶剂,或热碱溶液,清洗经过(1)处理的钛合金部件表面10分钟以上,除去油污、杂质等;
(3)采用醋酸钠-硅酸钠系,或磷酸-硅酸钠系电解液,处理参数为:电流密度1A/dm2~5A/dm2,电压300V~600V,占空比20~50%,温度0~60℃,频率700~900Hz,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部件表面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制备主要成分为金红石及锐钛矿的陶瓷涂层;
(4)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通过步骤(3)处理的钛合金部件表面轰击处理,轰击参数为:电流密度为:5~15J/cm2,脉冲宽度:30μs,频率:1~5Hz,脉冲次数:5~30次,真空度P<3.5× 10-2Pa,使其表层发生重熔。
本发明所具有的效果:
本发明方法一操作,制备的复合涂层为金属陶瓷材料,既具有金属的高致密度、韧性,又具有陶瓷材料的高硬度、耐磨耐蚀和抗高温的特点。
另外,涂层由金属基体原位生长出来,且从其表面到基体金属内部,陶瓷相和金属相的含量呈连续的梯度状变化效果,达到无明显结合界面的效果;因此,该复合强化层结合强度更高,与基体金属具有更好的热匹配性,有望解决传统涂覆保护层过早剥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获得的致密的金属陶瓷涂层表面形貌;
图2是经过实施例3处理后获得涂层表面的摩擦系数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用微弧氧化电源,DSM30F,迪思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强流脉冲电子束设备,SOLO-型,俄罗斯制造;采用FM-300显微硬度进行测试。
实施例1
(1)采用粒度600目砂纸打磨钛合金部件表面,除去表面的大尺寸缺陷,保证处理表面的精度;
(2)采用酒精,清洗经过(1)处理的钛合金部件表面15分钟,除去油污、杂质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59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计算机
- 下一篇:一种人造石板材浆料抽真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