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质素类化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6272.6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0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强;杨诚;郭宇;周红刚;张坛杰;唐延婷;丁宏兰;李金楠;冯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43/178 | 分类号: | C07C43/178;C07C41/34;A61K31/075;A61K31/05;A61K31/085;A61P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房岭梅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质素 化合物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木质素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艾滋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l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简写为AIDS),也称为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HIV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
艾滋病的危害席卷全球,蔓延之势十分迅猛。1984年,全世界报告的艾滋病患者不足3000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08艾滋病流行状况报告》指出:截至2007年底,艾滋病已经导致2500万人死亡,另有3300万人受感染,其中我国有70万人。我国自1985年首次发现HIV病毒感染者,至今已有60~80万人发生了感染,专家估计,如果不迅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按目前的年平均30%的增长速度,我国的HIV感染者将超过1000万。在非洲的有些国家,HIV的感染率达总人口30%以上。因此,预防和治疗艾滋病,己不仅仅是挽救个人生命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民族存亡的大事。
HIV在病毒分类学上属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慢病毒属(lentivirus),目前己发现两种HIV病毒株系,分别为HIV-1和HIV-2。两者具有相似的病毒结构和传播途径。HIV-1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引起全世界AIDS流行的病原,目前HIV的研究也是以HIV-1为主进行的。HIV-1蛋白酶是抗艾滋病药物的有效作用靶点,对它的抑制能有效的阻止HIV-1病毒的复制,从而起到抗艾滋病的作用。根据这一思路人们合成了多种HIV-1蛋白酶 抑制剂,已有10个HIV-1蛋白酶抑制剂成功应用于临床,如沙奎那韦、利托那韦、印地那韦、奈非那韦、安普那韦、阿扎那韦、地瑞那韦等。由于HIV-1病毒易变异的特点,耐药性的问题也随之出现,而国际上使用的高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或称“鸡尾酒疗法”)并不能根除体内的病毒,而长期的药物治疗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且价格较高(每人每年高达15000美金)。因此,寻找新型HIV-1蛋白酶抑制剂和找到能有效抑制病毒、修复人体免疫力、低毒、廉价的抗HIV药物仍然是现价段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利用我国丰富的天然中草药资源,分离提取其中的活性成分,并以此为先导化合物,是发展HIV-1蛋白酶抑制剂的有效途径。
天然产物又称次级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具有结构的多样性和生物活性的多样性。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在以往的疾病治疗中发挥了无可限量的作用,也是当今药物研发过程中最具潜力的资源之一(Newman DJ,Gragg GM,Snader KM.Nat Prod Rep,2000,17(3):215-234;Lee K-H.J Nat Prod,2004,67(2):273-283)。现在对中药等传统药物、海洋生物以及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天然产物研究方兴未艾,每年都会有大量结构新颖的化合物被发现提供出来,这些新颖化合物是合成方法所无法实现的药物和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源泉,在新药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中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应用的历史,是一个伟大的药物小分子化合物的宝库,因此,从天然资源中发展新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
中药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枝、根、干皮,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中医临床将其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等症。厚朴酚(1)与和厚朴酚(2)是从厚朴中提取出来的木质素类化合物。和厚朴酚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血栓、抗菌、神经营养活性、抗焦虑、抗炎以及抗肿瘤作用。Arbiser J.L.等在文献中报道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具有明显的细胞水平的抗HIV-1病毒活性(Bioorg.Med.Chem.Lett.,2007,17,4428-4431)。但是除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之外,目前厚朴中对HIV-1蛋白酶具有抑制作用的其 他有效成分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未经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62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可拆卸式书架
- 下一篇:一种六边形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