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及其搅拌筒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6959.X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0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莫虎;刘柱;滕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42 | 分类号: | B28C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搅拌 运输车 及其 支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搅拌筒支撑系统。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搅拌筒支撑系统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是用于混凝土搅拌和运输的工程机械,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取力装置将汽车底盘的动力取出,并驱动液压系统的变量泵,把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传给定量马达,马达再驱动减速机,由减速机驱动搅拌装置,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由汽车底盘和混凝土搅拌运输专用机构组成,专用机构主要包括取力器、减速机、液压系统、操纵机构、搅拌筒和搅拌筒支撑系统等。
搅拌筒支撑系统是用于支撑搅拌筒的机构,便于搅拌筒进行搅拌作业,并且方便搅拌筒的运输。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搅拌筒支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简要介绍这种结构的搅拌筒支撑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搅拌筒2′的前锥支撑于减速机1′上,其支撑于搅拌筒支撑系统上。该搅拌筒支撑系统为滚道-托轮式支撑系统,滚道3′固定安装于搅拌筒2′的外部,且滚道3′的底端固定于汽车底盘上,滚道3′在搅拌筒2′的外侧还设有托轮4′,托轮4′的轴向中心线与搅拌筒2′的轴向中心线平行设置,托轮4′与搅拌筒2′、滚道3′线接触、并且可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滚道-托轮式支撑系统能起到支撑搅拌筒2′的作用,限制搅拌筒2′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运输过程中发生竖向和横向位移。然而,由于托轮4′和滚道3′为线接触,受到的压应力较大,超额的压力加速了其磨损变形,磨损变形的支撑系统使得搅拌筒2′抖动、爬行,导致搅拌筒驱动系统也因此而出现液压冲击、吸油吸空等现象;并且由于焊接应力、装配误差、车架磨损变形等原因,难以保证托轮4′与滚道3′始终保持线接触。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对现有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搅拌筒支撑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支撑搅拌筒的过程中产生的摩损变形较小,避免搅拌筒发生抖动、爬行等现象,增强搅拌筒支撑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搅拌筒支撑系统,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磨损变形较小,避免搅拌筒发生抖动、爬行等现象,增强其工作稳定性。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搅拌筒支撑系统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搅拌筒支撑系统,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搅拌筒上的滚道,还包括设于所述滚道下方的托池,以及向所述托池内提供压力大于预定值的流体的驱动系统,所述流体位于所述滚道与所述托池之间,用以支撑所述滚道。
优选地,所述托池内壁下部设有承压槽,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向所述承压槽内提供所述流体的液压泵。
优选地,所述承压槽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承压槽互不相通,且所述液压泵通向各个承压槽的支路上均设有调速阀。
优选地,所述托池的顶端部还设有回油槽,所述回油槽通过管路连接有流体储存箱。
优选地,所述滚道的外壁呈外凸圆弧形,所述托池的内壁呈与所述外凸圆弧形相配合的内凹圆弧形。
优选地,还包括搅拌筒防跳装置,所述防跳装置包括液压缸和设于所述滚道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固定端与所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车体铰接,其活动端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设于其无杆腔上方,且其无杆腔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泵的输出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活动端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之间还设有制动弹簧,所述盖板的活动端通过所述制动弹簧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搅拌筒支撑系统,其包括滚道和设于滚道下方的托池,以及驱动滚道悬浮于托池内的驱动系统。
采用这种结构,使得滚道始终悬浮于托池的内部,即滚道与托池处于非接触状态,又由于滚道固定安装于搅拌筒外部,这样,滚道既起到支撑搅拌筒的作用,又不会在运输过程中与托池产生磨损变形,当然,也避免了由于滚道与托池磨损变形而引起的搅拌筒抖动、爬行等现象的发生。
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上述托池的内壁下部可以设有承压槽,上述驱动系统可以包括向承压槽内提供高压流体的液压泵。采用这样的结构,开启液压泵,向托池的承压槽内注入高压流体后,高压流体在承压槽内形成一定压力,滚道由于重力向下压时,当承压槽中高压流体的压力与滚道的重力达到平衡时,能够将滚道托起,使得滚道悬浮于托池内部,但不与托池内壁接触,实现了流体悬浮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69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