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覆膜的医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7411.7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0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柏自奎;许杰;徐卫林;肖仕丽;陶咏真;叶汶祥;杨红军;刘欣;梁桂杰;崔卫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31/10 | 分类号: | A61L31/10;A61F2/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覆膜 医用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内覆膜的医用支架,包括对医用合金丝编织的网状支架(2)采用静电纺的方法制备的非织造内膜(4)和非织造外膜(1)形成内外包覆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内外包覆的网状支架(2)的非织造内膜(4)的内表面上覆有采用静电纺的方法制备的纤维在医用支架轴向取向排布的非织造内覆膜(3),内覆膜(3)厚度为2μm-6μm。
2.一种内覆膜的医用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医用合金丝编织的网状支架(2)采用静电纺的方法制备的非织造内膜(4)和非织造外膜(1),其特征在于,内覆膜的医用支架的制备步骤如下:
a静电纺丝液的配制,
将丝素粉体与医用聚氨酯配制成静电纺丝液,将医用聚氨酯溶入溶剂中,室温搅拌5小时-8小时,获得均匀的医用聚氨酯溶液,将粒径为50nm-500nm的丝素粉体混合入相同溶剂中,超声波分散10分钟-30分钟,使丝素粉体充分分散在溶剂中,再将医用聚氨酯溶液与丝素粉体的分散液混合,机械搅拌3小时-6小时,获得医用聚氨酯浓度百分比为2wt%-12wt%,丝素粉体浓度百分比为1wt%-8wt%的均匀、稳定分散的混合溶液,溶剂为1,4-二氧六环;二甲亚砜;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
b静电纺非织造内覆膜(3)的制备,
将经步骤a获得的静电纺丝液吸入静电纺用的纺丝液管,将与网状医用支架(2)内径相同直径表面光滑的模具棒固定在调速的旋转体上,模具棒与旋转体在同一轴线上,模具棒以电绝缘材料为基体(5),模具棒上镶嵌有沿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1mm-3mm宽的导电圆环(6),导电圆环(6)之间的间距为3mm-10mm,均匀分布的导电圆环(6)通过一根导线(7)连接在一起接地,静电纺制备内覆膜(3)时,模具棒的旋转速度为10转/min-100转/min,纤维在模具棒上的导电圆环(6)之间沿模具棒轴向取向排布,静电纺的高压电源输出5kV-30kV的电压,纺丝液管的喷嘴与模具棒之间的距离为5cm-30cm,静电纺丝液推出速度0.2ml/小时-3ml/小时,静电纺丝10分钟-1小时,获得厚度为2μm-6μm的静电纺非织造内覆膜(3);
c静电纺非织造内膜(4)的制备,
在内覆膜(3)的外表层继续进行静电纺丝,模具棒的旋转速度为200转/min-2000转/min,静电纺的高压电源输出5kV-30kV的电压,纺丝液管的喷嘴与收集棒之间的距离为5cm-30cm,静电纺丝液推出速度0.2ml/小时-3ml/小时,静电纺丝1小时-15小时,获得厚度为2μm-20μm与内覆膜外表层紧密黏附的非织造内膜(4);
d将选取的网状支架(2)套装在步骤c中获得的覆盖有内覆膜(3)和静电纺非织造内膜(4)的模具棒上;
e静电纺非织造外膜(1)的制备,
对经d步骤后的网状支架(2)继续进行静电纺丝,模具棒的旋转速度为200转/min-2000转/min,静电纺的高压电源输出5kV-30kV的电压,纺丝液管的喷嘴与收集棒之间的距离为5cm-30cm,静电纺丝液推出速度0.2ml/小时-3ml/小时,静电纺丝1小时-15小时,获得厚度为2μm-20μm与网状支架(2)及静电纺非织造内膜(4)的外表层紧密黏附的静电纺非织造外膜(1);
f经步骤a,b,c,d,获得静电纺非织造内膜(4)厚度为2μm-20μm,外膜(1)厚度为2μm-20μm,内覆膜(3)厚度为2μm-6μm的静电纺非织造医用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74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式链锯
- 下一篇:黄连、吴茱萸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咽炎的药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