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光学膜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7757.7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9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林义文;郗任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2 | 分类号: | F21V5/02;F21S8/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琳;张龙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光学 应用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光学膜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尤指一种结合增亮膜与扩散片的复合光学膜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由于具有轻薄短小、高亮度、高对比与低耗电等特性,已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成为显示器市场的主流产品。然而,液晶面板为无源发光的平面显示装置,因此通常需要在液晶显示面板背面设置一背光模块以提供画面显示所需光线。
请参考图1,图1为公知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公知背光模块10由导光板12、设于导光板12上的光学膜片14a、14b、14c、14d以及设于导光板12的一侧的光源16所构成,且光学膜片14a、14b、14c、14d可为下扩散片14a、下增亮片14b、上增亮片14c以及上扩散片14d,并依序设于导光板12上。光源16所产生的光线从导光板12的侧壁进入导光板12,然后导光板12将光线导引至向上射出。并且,从导光板12射出的光线需经过下扩散片14a,以将光线均匀扩散,并集中至一出光角度。接着,下增亮片14b与上增亮片14c可将从下扩散片14a射出的光线进一步集中。然后,借由上扩散片14d可将集中的光线进一步均匀化,以呈现出亮度均匀的面光源。
由此可知,公知背光模块10需多个光学膜片14a、14b、14c、14d,才能达到理想的背光效果。然而,多个光学膜片14a、14b、14c、14d的结合不仅增加材料成本与组装的工序与时间,而增加制造成本,并且两相邻的光学膜片14a、14b、14c、14d之间也容易会有相互磨擦的情况发生,而产生刮伤或损伤,进而影响背光模块10的出光亮度,且降低生产良率。此外,为了维持各光学膜片14a、14b、14c、14d的物理特性,各光学膜片14a、14b、14c、14d需具有一定厚度,造成背光模块10的厚度受到限制。
有鉴于此,对于显示器或背光模块产业而言,缩减光学膜片的数量,以降低制造成本且缩小背光模块的厚度,仍然为一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光学膜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以将增亮片与扩散片整合为单一光学膜。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光学膜,其包括一增亮膜、一高折射率层以及一中间层。增亮膜具有多条彼此平行的增光结构、相对的一上表面与一下表面,其中增光结构设置于上表面。高折射率层设于下表面,且包括一膜层以及多个位于膜层中的无机纳米粒子。中间层设于增亮膜与高折射率层之间。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复合光学膜,其包括一中间层、一高折射率层以及一介面。高折射率层具有多个无机纳米粒子,且高折射率层设置于中间层上。介面形成于中间层与高折射率层之间,其中介面具有多个曲面。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一导光板、一光源以及复合光学膜。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以及一出光面,且光源设于导光板的入光面的一侧。复合光学膜设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上,且复合光学膜包括一增亮膜、一高折射率层以及一中间层。增亮膜具有多条彼此平行的增光结构、相对的一上表面与一下表面,其中增光结构设置于上表面。高折射率层设于下表面,且包括一膜层以及多个位于膜层中的无机纳米粒子。中间层设于增亮膜与高折射率层之间,其中光线从高折射率层射入复合光学膜,并从上表面射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借由将无机纳米粒子设于膜层中以有效地将膜层的折射率提高为高折射率层的第一折射率,借此可将中间层的第二折射率与高折射率层的第一折射率的比值调整至与空气的折射率与公知下扩散片的折射率的比值相同。因此,本发明的复合光学膜不仅可达到增亮片与扩散片的组合所呈现的光学效果,还可节省背光模块的组装的工序与时间以及避免增亮片与扩散片之间产生刮伤或损伤,且可有效降低应用其的背光模块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2至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制作复合光学膜的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复合光学膜的另一实施形式。
图6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77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