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组分纳米聚苯胺-环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互穿网络导电、抗静电涂料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7930.3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谭晓明;郑鑫;涂浩;尹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孝感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179/02;C09D133/00;C09D5/24;C08G7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1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分 纳米 苯胺 丙烯酸 树脂 聚氨酯 网络 导电 抗静电 涂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组分纳米聚苯胺-环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互穿网络导电、抗静电涂料,其特征在于:该涂料是由双组分纳米聚苯胺-环氧丙烯酸树脂混合物A、聚氨酯预聚体B混合后制备成,其中:
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A∶B=1∶0.5~4
按重量百分比计,A组分的含量如下:
苯胺 2-5%
环氧丙烯酸树脂 4-10%
过硫酸铵 5-10%
十二烷基苯磺酸 12-18%
水 30-45%
二甲苯 20-30%
B组分的含量如下:
有机溶剂 10-20%
二异氰酸酯 15-35%
蓖麻油 40-60%
稳定剂 1-5%
所述蓖麻油与二异氰酸酯重量比为1∶0.3~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的有机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稳定剂为有机锡或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的二异氰酸酯为2,4-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甲撑二异氰酸酯中的任一一种。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纳米聚苯胺-环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互穿网络导电、抗静电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纳米聚苯胺-环氧丙烯酸树脂混合物A、聚氨酯预聚体B混合后,搅拌均匀,静置10-60分钟,室温下将其刷涂或喷涂在不同的基材上固化,1-4小时后可得到双组分纳米聚苯胺-环氧丙烯酸树脂与聚氨酯互穿网络抗静电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是由苯胺在掺杂剂和氧化剂的作用下,以环氧丙烯酸树脂、二甲苯、水为反应介质,进行原位乳液聚合,在冰浴条件下反应4~8小时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的掺杂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氧化剂为过硫酸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再纯化、干燥后加入烯类单体、催化剂、阻聚剂、光稳定剂、抗氧剂和填料等搅拌得到混合物A,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的烯类单体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辛酸亚锡、三乙胺、三乙烯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阻聚剂为对苯二酚、对苯醌、叔丁基邻二苯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的光稳定剂和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5-二丁叔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并三唑、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的填料为碳酸钙、碳酸钠、云母粉膨润土、滑石粉、重晶石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且填料在60-120℃的温度下烘干两个小时得到。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是在有机溶剂和二异氰酸酯中加入蓖麻油,干燥条件下室温反应1~3小时,再加入引发剂、稳定剂和有机溶剂,搅拌均匀得到,且蓖麻油100~120℃、0.08MPa真空度下,减压脱水1~2小时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孝感学院,未经孝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79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第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发光器件的方法
- 下一篇:内燃机的辅机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