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维激光切割设备的数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8014.1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5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董炀斌;张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晨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18 | 分类号: | G05B19/18;B23K26/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维 激光 切割 设备 数控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多维激光切割设备的数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心管理模块,其根据激光切割所需的维数,生成与维数相同的多个一一对应的命令解释模块和执行模块,并将用户应用程序命令以命令队列的方式分配到每个命令解释模块;
命令解释模块,每个命令解释模块对应激光切割的一维,对自身所对应维的用户应用程序命令队列中的当前命令进行解释,并向与自身一一对应的执行模块持续发出与当前命令相应的执行指令;
执行模块,每个执行模块根据自身一一对应的命令解释模块的执行指令,对外界设备进行该执行模块所对应维的相应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激光切割设备的数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多维激光切割设备的数控系统需要多维联动时,核心管理器在需要联动的维所对应的至少两个命令解释模块的命令队列中插入至少一个相同编号的同步命令,核心管理模块进一步生成管理上述同步命令的同步管理模块,同步管理模块在所有命令解释模块执行完相同编号的同步命令后,使所有命令解释模块同步执行各自命令列队中的后续命令,否则禁止先执行完相同编号同步命令的命令解释模块执行其命令队列中的后续命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维激光切割设备的数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管理模块至少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维激光切割设备的数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户应用程序命令以命令队列的方式分配到每个命令解释模块的过程中,采用上下两层FIFO缓冲区,用户应用程序把生成的命令和参数送到尺寸较大的上层FIFO缓冲区内,通过另一个辅助线程把缓冲区内的内容送到下层FIFO缓冲区,命令解释模块从下层FIFO缓冲区读取当前命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维激光切割设备的数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命令解释模块采用有限状态机,所述有限状态机,包含8个基本状态,状态1为等待命令,状态2为等待运行,状态3为正在运行,状态4为等待参数,状态5为命令码有误,等待处理,状态6为参数非法,等待处理,状态7为命令解释模块暂停使用,状态8为命令运行成功,8个基本状态通过如下条件或者处理进行转换:状态1通过得到命令转换到状态2;状态2通过命令需参数转换到状态4,状态2通过在命令射映表中找不到该命令码转换到状态5,状态2通过命令无需参数,执行命令并马上完成转换到状态8,状态2通过命令无需参数,执行命令但不能马上完成转换到状态3;状态4通过获得参数后运行命令但不能马上完成转换到状态3,状态4通过获得参数后运行命令并马上完成转换到状态8,状态4通过参数值不在规定范围内转换到状态6;状态3通过命令已运行结束转换到状态8;状态5和状态6均通过错误处理转换到状态7;状态8通过成功返回转换到状态1。
6.多维激光切割设备的数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其根据激光切割所需的维数,核心管理模块生成与维数相同的多个一一对应的命令解释模块和执行模块,并将用户应用程序命令以命令队列的方式分配到每个命令解释模块;
2)每个命令解释模块对应激光切割的一维,对自身所对应维的用户应用程序命令队列中的当前命令进行解释,并向与自身一一对应的执行模块持续发出与当前命令相应的执行指令;
3)每个执行模块根据自身一一对应的命令解释模块的执行指令,对外界设备进行该执行模块所对应维的相应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维激光切割设备的数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多维激光切割设备的数控系统需要多维联动时,核心管理器在需要联动的维所对应的至少两个命令解释模块的命令队列中插入至少一个相同编号的同步命令,核心管理模块进一步生成管理上述同步命令的同步管理模块,同步管理模块在所有命令解释模块执行完相同编号的同步命令后,使所有命令解释模块同步执行各自命令列队中的后续命令,否则禁止先执行完相同编号同步命令的命令解释模块执行其命令队列中的后续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晨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晨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80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