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根瘤菌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9039.3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3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奎;雷丽萍;张克勤;陈晨;麻广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4B15/20;B01D53/84;B01D53/54;C12R1/41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09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根瘤菌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根瘤菌及其应用,属应用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尼古丁(Nicotine),俗称烟碱,是多种烟草的主要生物碱,是影响烟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烟草工业废水和烟草废弃物中的主要有害成分。
烟碱对人的中枢神经有强烈的刺激和麻痹作用,进入人体内90%被肺部吸收,进入血液后6s即可到达大脑,它对人体最显著的作用是对交感神经产生影响,通常表现为短暂的兴奋,紧接着就是抑制,因此少量的烟碱可以使人兴奋,大量则会引起眩晕、呕吐甚至中毒死亡。适量吸烟可以使人记忆力增强;但过度吸烟则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烟碱还有使人精神安定和抗忧郁作用,对人的紧张情绪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烟碱也是一种环境有毒物质,烟气环境中就含有大量的烟碱,同时烟草加工过程也会产生许多含高浓度尼古丁等生物碱的废物,这种废物被认为是“有毒的危险废物”,烟碱能溶于水,因此极易渗入到地下水中造成污染。因此有效地控制卷烟和环境中尼古丁的含量,对于维护人类健康有着深远的意义。
国内卷烟企业目前贮存的上部烟叶较多,一般因其烟碱含量较高而难以较多用于叶组配方中。这个问题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如何降低这些烟叶中的烟碱含量是各卷烟企业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而当前国内研究较多的是如何从农业田间管理方面考虑降低烟碱以及通过化学途径来综合调节卷烟的烟碱。因此,在工业上开展利用微生物对烟草进行降解烟碱处理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以提高烟叶资源的利用率,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已有不少文献报道过微生物在烟草工业上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例如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降低烟碱的含量、制备天然香料和改善烟叶、再造烟叶及烟梗的内在品质等。而且,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仍将是烟草行业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根瘤菌及其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烟草中尼古丁的含量。
本发明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多年种植烟草的土壤样品中分离了一株具有降解尼古丁能力的细菌5-28,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性质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鉴定结果表明该细菌属于根瘤菌属,该菌株命名为根瘤菌(Sinorhizobium sp.)5-28。该菌株已经保存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1年11月3日;保藏号为CGMCC No.5443。
根瘤菌5-28菌株的主要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性质为:
根瘤菌5-28菌落边缘整齐、呈乳白色、较粘稠。在显微镜下观察为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硝酸盐还原为阴性,接触酶试验为阳性,能液化吲哚,不能液化明胶,不能水解淀粉,甲基红(MR)实验阴性,苯丙氨基酸脱氨酶和乙酰甲基甲醇(V-P)实验均为阴性,柠檬酸盐利用实验为阳性,苯丙氨基酸脱氨酶实验为阴性。本菌株对葡萄糖、蔗糖、乳糖和甘露醇发酵不产酸。
根瘤菌5-28菌株的分子鉴定特征为:利用通用引物20F(5’-AGAGTTTGATCCTGGCTCAG-3’)和1500R(5’-GGTTACCTTGTTACGA CT-3’),以根瘤菌5-28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扩增得到1500bp左右的PCR产物,回收测序、校正之后得到的5-28菌株的部分16S rRNA基因序列1446bp,该序列已经递交国际核苷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序列的索引号为:JN700177。
本发明按常规方法用常规设备制备。即将根瘤菌5-28扩大发酵培养后得到。
本发明的根瘤菌应用于制备降低烟草中尼古丁含量的生物催化剂中。
本发明具有能调整烟叶原料的尼古丁含量,提高烟叶可用性,及能分解烟尘中的尼古丁,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根瘤菌5-28耐受尼古丁的浓度实验结果。
图2为根瘤菌5-28降解尼古丁的生长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1.根瘤菌5-28菌株的培养方法:
1)试管斜面培养
采用Luria-Bertani(LB)培养基,重量百分比配方为:1%蛋白胨,1%氯化钠,0.5%酵母提取物,2%琼脂粉。121℃灭菌25分钟,摆成斜面。接种Sinorhizobium sp.5-28,28℃培养24小时,获得试管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9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浸锌锌烟处理工艺及系统
- 下一篇:用于灯管旋转的摩擦动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