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径计算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9333.4 | 申请日: | 200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0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资小兵;吴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径 计算方法 设备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径计算方法、路径计算客户端、路径计算单元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客户网络的设备之间由服务网络提供的物理通道互相连接,具体是服务网络的两端(源端和目的端)设备分别与两个客户网络设备连接。当有信号传输时,服务网络的源端设备将客户网络信号封装适配成服务网络中可以传送的承载信号,并传送到服务网络的目的端,服务侧网络的目的端再将客户信号还原,送入客户网络设备;当客户网络信号速率大于服务网络承载信号速率时,需要服务网络多个承载信号组合起来传送客户信号。因此,在服务侧网络里计算满足客户侧网络传送信号的路径成为一个问题。
现有技术计算路径的一种方案:接收到客户侧业务请求的节点作为路径的首节点,由首节点负责计算客户侧业务请求的路径。
当服务侧网络规模非常大时,为了防止网络中洪泛的拓扑信息过大引起网络堵塞,将网络划分成多个较小的网络域,各个网络域的拓扑信息不会洪泛到其他网络域。现有技术计算路径的另一种方案:接收到客户侧业务请求的节点作为其所处域的首节点计算本域内的路径,由该首节点所处域内的且与其它域连接的节点选择满足客户侧业务需求的路径的下一个域节点,由下一个域节点负责计算本域的路径,再由下一个域节点所处域内的与其它域连接的节点选择满足客户侧业务需求的路径的下一个域节点,最终计算得到跨域的路径。
但是,对于现有技术的一种计算路径的方案,每个节点都有可能作为首节点负责计算路径,当网络规模非常大时,由于节点的处理能力有限,路径的计算会增加节点的负担。而对于现有技术的另一种计算路径的方案,计算跨域的路径需要网络中多个节点参与才能够完成,方案相对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路径计算方法、路径计算客户端、路径计算单元及通信系统,可以简单、便捷地实现路径的计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路径计算方法,包括:
路径计算客户端向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消息,所述路径计算请求消息携带接入客户侧业务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路径的级联约束条件;所述级联约束条件包括:级联单位、级联数量以及级联类型,所述级联数量大于1;路径计算客户端接收所述路径计算单元返回的携带路径的路径计算响应消息,所述路径是由所述路径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所述级联约束条件和网络中节点各接口的级联能力计算获得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路径计算方法,包括:
路径计算单元接收路径计算请求消息,所述路径计算请求消息携带接入客户侧业务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路径的级联约束条件;路径计算单元依据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所述级联约束条件及网络中节点各接口的级联能力计算路径;其中,所述网络中节点各接口的级联能力存储在所述的路径计算单元中;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响应消息,所述路径计算响应消息携带所述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路径计算客户端,包括:
用于向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消息的模块,所述路径计算请求消息携带接入客户侧业务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路径的级联约束条件;所述级联约束条件包括:级联单位、级联数量以及级联类型,且所述级联数量大于1;用于接收所述路径计算单元返回的携带路径的路径计算响应消息的模块,所述路径是由所述路径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所述级联约束条件和网络中节点各接口的级联能力计算获得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路径计算单元,包括:
用于接收路径计算请求消息的模块,所述路径计算请求消息携带接入客户侧业务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路径的级联约束条件;用于依据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所述级联约束条件及网络中节点各接口的级联能力计算路径的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网络中节点各接口的级联能力的模块;用于发送路径计算响应消息的模块,所述路径计算响应消息携带所述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路径计算客户端和路径计算单元,其中,所述路径计算客户端与所述路径计算单元相连,所述路径计算客户端为上述的路径计算客户端,所述路径计算单元为上述的路径计算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93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鼠标绕Z轴旋转后的倾角进行补偿的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电湿润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