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植物病菌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9539.7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5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娜;刘颖昳;蒋兴宇;黄魁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02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植物 病菌 试剂盒 方法 | ||
1.一种检测植物病菌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该试剂盒包括微流控芯片、植物病菌抗体、特异性结合植物病菌抗体的碱性磷酸酶标记的二抗、植物病菌阳性对照和显色底物;其中,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底板、设有管道的微流控芯片基片和径迹刻蚀聚碳酸酯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植物病菌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菌为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通用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马铃薯环腐病菌、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或洋葱腐烂病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植物病菌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底物为四唑氮蓝/5-溴-4-氯-3-吲哚-磷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植物病菌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底板和微流控芯片基片的材料均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试剂盒检测植物病菌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芯片组装
将径迹刻蚀聚碳酸酯滤膜平整放置在芯片底板上,所述滤膜与芯片底板之间没有气泡,然后将设有管道的微流控芯片基片放置在所述径迹刻蚀聚碳酸酯滤膜上,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与滤膜之间没有气泡;
(2)使用PBS溶液分别稀释植物病菌的阳性对照和植物病菌样品,然后将稀释后的溶液分别通入微流控芯片基片的管道,孵育5-60分钟,形成植物病菌阳性对照及样品条带,孵育结束后抽出溶液,将上层微流控芯片基片揭下;
(3)在所述径迹刻蚀聚碳酸酯滤膜上滴上封闭溶液,封闭10-60分钟,然后将封闭溶液洗去,所述封闭溶液为5%BSA;
(4)在垂直于步骤(2)所述的植物病菌阳性对照及样品条带上放置另一个微流控芯片基片,然后向管道内通入相应植物病菌抗体,孵育5-60分钟,孵育结束后抽出抗体溶液,将上层微流控芯片基片揭下;
(5)在所述径迹刻蚀聚碳酸酯滤膜上滴上特异性结合植物病菌抗体的碱性磷酸酶标记二抗,孵育5-60分钟,将二抗溶液洗去,最后使用显色底物显色;
(6)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拍摄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菌为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通用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马铃薯环腐病菌、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或洋葱腐烂病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底物为四唑氮蓝/5-溴-4-氯-3-吲哚-磷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95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