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铆钉的铆接装置及该铆钉的拆卸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0416.5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5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J15/10 | 分类号: | B21J15/10;B21J1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铆钉 铆接 装置 拆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拆卸铆钉变得容易的铆钉的铆接装置及该铆钉的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对现有的铆接装置而言,通常使用例如图8所示的铆钉100进行铆接。即,如图9所示,将铆钉100插入开设于要被安装成一体的两个板状部件101、102的两个孔中(参照图9(A))。之后,用下侧金属件110支承铆钉100的下部,同时,通过从上方挤压铆接用工具120,使铆接100的上部挤压变形,使两个板状部件101、102固定在压接状态(参照图9(B))。
另外,例如对电池模块的电极等也提出了一种铆接装置,其采用了防止在铆钉的局部集中应力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即,如图10所示,在此所用的铆钉200是金属制的部件,其前端是被槽状的细槽200A分割的导通部,通过贯通设置于金属端子201的通孔201A而固定在电池模块侧。在此,金属端子201的通孔201A构成为至少向前端侧扩大的锥孔。
在铆接安装这样的铆钉200的情况下,将铆钉200贯通垫圈202、盖体203、绝缘体204及金属端子201后,使用如图10(A)所示的前端为圆锥形的模具301,例如圆锥形的冲头或铆接工具等挤压铆钉200前端的细槽200A。同时,从铆钉200的下方抵接上表面为平面的模具302,例如铁砧等。模具301的前端的倾斜角与通孔201A的倾斜面的倾斜角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对所述金属端子201而言,在形成直线状的通孔后,通过钻孔加工或冲压加工而事先形成所述锥状的通孔201A。通过使用模具301及模具302挤压如上所述那样插通的铆钉200,如图10(B)所示,铆钉200的前端部呈放射状扩展,其外周面的下端部沿通孔201A的倾斜面贴合。这时垫圈202被压缩,并保持一定程度的压缩状态。而且,使用如图10(C)所示的另一种模具303,进一步扩大铆钉200的前端部的直径。由此,使铆钉200的前端部沿金属端子201的表面弯曲,从而完成铆接工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92552号公报
但是,对于铆接后的铆钉而言,可能存在铆接状态不好,例如安装的两个板状部件松动,由铆钉固定的两个板状部件之间产生间隙等,从而导致产生晃动等安装异常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拆卸铆钉并重新进行铆接。
但是,因为上述前者的铆钉被铆接变形而处于不规则的变形状态,所以很难拆卸。即,通常的铆钉一旦被铆接安装,则难以想象拆卸。因此,要么报废该部件,要么在极端的情况下使安装该部件的产品本身也报废,需要铆接另外新的部件而重新组装产品。
另一方面,即使对于后者类型的铆钉而言,很难完全拆卸铆钉。即,也许使用某种手段,可能从板状部件切断铆钉的主体轴部的部分而进行拆卸,但是因为通过铆钉的细槽分割的各前端部分,倾斜并牢固地陷入最上层的金属端子的锥状孔的内周面上,所以无法简单地拆卸。因此,在同一板状部件的同一孔部分再次铆接铆钉的作业是非常麻烦且困难的。
由此,产生了将铆接不良的部件分解开并对各部件重新进行铆接等要求,据此对新的铆接装置的开发要求逐渐提高,要求其能够比较容易地拆卸铆接后的铆钉并在同一孔中再次铆接铆钉。此外,在资源循环利用和有效利用等的背景下,也对可以拆卸铆钉的铆接装置的开发要求很高。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铆钉的铆接装置及该铆钉的拆卸方法,其能够比较容易地拆卸铆接后的铆钉并在同一孔中再次铆接铆钉。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本发明的铆钉的铆接装置使用上下配置的铆接用金属件紧固贯穿至少两个被安装部件的铆钉孔的铆钉并将其挤压变形,从而将所述被安装部件固定为一体,该铆钉的铆接装置的特征在于,
从所述铆钉的上方挤压的上侧金属件在通过挤压面的中心的部分具有前端呈锥状的突起,
所述铆钉形成为,所述上侧金属件的突起进入的锥状槽的斜面通过与上侧金属件的挤压面面对的前端面的中心呈对称状或放射状,并且从所述锥状槽的斜面向铆钉的主体轴部的轴线方向纵深处以规定深度形成有切入槽。
(2)此外,本发明的铆钉的铆接装置使用上下配置的铆接用金属件紧固贯穿至少两个具有板状部分的被安装部件的铆钉孔的铆钉并将其挤压变形,从而将所述被安装部件固定为一体,该铆钉的铆接装置的特征在于,
从上方挤压所述铆钉的前端的上侧金属件的挤压面具有平坦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04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