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氨絮凝微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0674.3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2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林;陈方见;刘晨风;刘智永;李德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絮凝 方法 | ||
1.一种利用氨絮凝微藻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搅拌的条件下往培养有微藻的培养液中加入氨,使氨和培养液快速混匀,当培养液的pH值处于碱性范围时,静置所述培养液,微藻絮凝;
步骤二、待微藻絮凝和培养液分层,分离出上层的培养液,收集絮凝的微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氨絮凝微藻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二之后还包括步骤三:将所述分离出的培养液进行热处理,加热冷却后通入CO2气体,调节培养液的pH值为酸性,添加1‰的微量元素混合溶液,培养液用于循环培养微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氨絮凝微藻的方法,其中步骤一中的氨为氨水和/或氨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氨絮凝微藻的方法,其中氨水的浓度为12~2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氨絮凝微藻的方法,其中步骤一中搅拌的条件为80~120rmp。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氨絮凝微藻的方法,其中步骤一中的碱性范围是指pH值为8~1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氨絮凝微藻的方法,其中步骤一中的静置时间为0.5~3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氨絮凝微藻的方法,其中步骤三中的热处理为40~120℃加热10mi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氨絮凝微藻的方法,其中步骤三中的酸性为pH值小于6.5。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氨絮凝微藻的方法,其中,微量元素混合溶液的组成,重量(g)/体积(L)比,为:Na2EDTA 4.16,FeCl3·6H2O 3.15,CuSO4·5H2O 0.01,ZnSO4·7H2O 0.022,CoCl2·6H2O 0.01,MnCl2.4H2O 0.18,Na2MoO4·2H2O 0.006,Cyanocobalamin(Vitamin B12)0.0005,Thiamine HCl(Vitamin B1)0.1,Biotin 0.0005,其余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06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