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管棒材端部不可探测区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1424.1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5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奚国平;吴朝晖;张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易尔电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G05B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管 棒材端部 不可 探测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棒材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管棒材端部不可探测区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对金属管棒材进行涡流检测时,一般要求金属管棒材与涡流检测探头之间作相对的运动。当被检金属管棒材的两个端部在经过涡流检测探头时会在管棒材上产生强烈的涡流畸变信号并会被涡流检测探头接收到,如果不对端部干扰信号进行有效且可靠地抑制或消除,端部干扰信号就会顺利通过涡流探伤仪中的检测通道。由于端部干扰信号一般远远大于标准缺陷信号,因此必然会引起误报警而导致误判,由此也必然会降低产品检测的合格率和现场检测工作的效率。
目前,为了消除端部干扰信号,国内外涡流探伤设备中通常采用延时开启、提前关闭检测通道法来消除端部干扰信号对涡流探伤的影响。具体的做法是当管棒材的两个端部经过涡流检测探头附近时关闭检测通道,即对管棒材的两个端部附近一定长度的区域范围内不作检测,这个不作涡流检测的长度区域在探伤标准中称为端部不可探测区(俗称端部盲区),这就是说当金属管棒材两端不可探测区内存在缺陷时必然会被漏检。因此,一般要求端部不可探测区的长度越小越好,在国内外现行的金属管棒材涡流探伤标准中对不可探测区的长度都有严格的规定,如国家标准GB/T7735-2004《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中规定端部不可探测区长度应小于200mm、GB/T5248-2008《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中规定端部不可探测区长度应小于100mm。
在采用延时开启、提前关闭检测通道方法中,通常设置一个头部盲区计时控制器和一个尾部盲区计时控制器,另外在被检管棒材进入检测探头定位装置一侧安装一个金属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当管棒材的头部经过或尾部离开金属传感器时,金属传感器就向二个计时控制器实时发出头部到来和尾部离开的信号,当金属传感器与检测探头的距离固定不变且管棒材在传送辊道上的前进速度固定时,二个计时控制器就依据金属传感器发出头部信号和尾部信号的时刻,分别计算并控制检测通道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从而消除管棒材端部干扰信号对涡流检测的影响。
采用延时开启、提前关闭检测通道方法时,一般对管棒材前进速度的稳定性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因为这种方法是根据管棒材设定的前进速度、金属传感器与检测探头相对位置(通常约相距400mm)来对延时开启时间和提前关闭时间进行换算的。因此,当管棒材在输送过程中的前进速度发生变化时(速度一般变慢),在相距400mm的长度范围内,事先设定好的检测通道延时开启时间和提前关闭时间就会出现差错,前进速度变化量过大时就会导致延时开启、提前关闭检测通道方法失效,端部干扰信号就会引起误报警。
在现场涡流探伤过程中,被检管棒材的头部经过检测探头时往往会引起误报警,而尾部经过检测探头时发生误报警的概率很低。头部发生误报警的原因是被检管棒材在进入检测探头前,其前进速度通常会发生变化,当管棒材头部进入检测探头前其速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1)当管棒材头部略有弯曲时容易与检测探头定位装置发生碰撞导致速度变慢;2)由于保护检测探头的导套内径尺寸一般只允许略大于管棒材外径尺寸,当管棒材端部存在椭圆度或与导套不同心时容易与导套内孔发生碰擦或卡死,这样会导致管棒材前进速度变慢;3)当管棒材头部存在弯曲状态时驱动管棒材的压轮不能可靠地驱动管棒材或造成管棒材前进的驱动力不足,导致前进速度变慢等。上述三个原因都会造成管棒材的头部进入探头定位装置时速度常常变慢且不均匀。当上述原因中的任何一种现象发生并最终导致前进速度变慢时,就不能保证管棒材的头部按照换算好的时间可靠地经过检测探头,这样就会导致管棒材的头部经过检测探头时检测通道早已开启,管棒材头部形成的涡流畸变信号就会通过检测通道而引起误报警,造成检测结果出错或检测效率降低。因此,为了避免头部干扰信号引起的误报警,通常只能把检测通道的开启时间滞后一些,但这样做又势必会造成头部不可探测区的长度的增长而导致该技术指标不能满足涡流探伤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管棒材端部不可探测区控制方法和装置,保证头部不可探测区长度指标能满足金属管棒材相关涡流探伤标准的要求,减小端部不可探测区的长度,提高端部缺陷的检出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金属管棒材端部不可探测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检测探头检测到头部干扰信号,并将头部干扰信号作为头部延时开启控制器的计时启动的开启基准信号;
(2)延时开启控制器收到开启基准信号后开始计时,当计时时间超过设定的延时开启时间后开启检测通道开关,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易尔电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易尔电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14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