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舵搭载发动机热试车的测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3624.0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4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尚彬;秦永明;徐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G01M1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杨春颖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搭载 发动机 试车 测力 装置 | ||
1.一种燃气舵搭载发动机热试车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组件、驱动机构、传动机构、防热组件、安装基座和连接组件;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应变天平、角度传感器,应变天平用于测量作用到燃气舵上的气动载荷,角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燃气舵的偏转角度;所述驱动机构为燃气舵偏转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机,电机和减速机连接后固定在T型安装座上;所述传动机构主要包括大齿轮和小齿轮,小齿轮与减速机输出轴连接,大齿轮与轴承基座的内轴承套固定;防热组件保护测力装置在试验过程中处于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中;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联轴套、角度输出轴、联轴节,被测量的燃气舵与联轴套固定连接,联轴套与应变天平用锥面配合,并用螺栓拉紧,角度输出轴与轴承基座固定连接,角度输出轴通过联轴节与角度传感器连接;所述安装基座包括轴承基座、角度传感器安装座和T型安装座,轴承基座用于固定应变天平及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安装座用于固定角度传感器,T型安装座与外部固定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舵搭载发动机热试车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应变天平(312)、角度传感器(319),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31)、减速机(32),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小齿轮(34)、大齿轮(35),所述防热组件包括防热护板(36)、挡流板(38)、挡流环(39)、隔热锥套(310)、防热罩(320),所述安装基座包括轴承基座、角度传感器安装座(317)、T型安装座(33),轴承基座包括轴承(311)、外轴承座(313)、内轴承座(314)、挡圈(315),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联轴套(37)、角度输出轴(316)、联轴节(318);燃气舵(4)固定在联轴套(37)上,联轴套(37)与应变天平(312)用锥面配合,并用螺栓拉紧,联轴套(37)与应变天平(312)锥面间垫有隔热锥套(310),应变天平(312)放置在内轴承座(314)的内腔中,用锥面配合与内轴承座(314)连接,并用螺母拉紧,内轴承座(314)通过轴承(311)与外轴承座(313)连接,并用挡圈(315)固定轴承(311)及调节松紧,内轴承座(314)上端与大齿轮(35)固定,下端与角度输出轴(316)固定,并保持同轴,外轴承座(313)用法兰固定到T型安装座(33)上,角度传感器(319)固定到角度传感器安装座(317)上,并与外轴承座(313)同轴,角度传感器安装座(317)固定到外轴承座(313)上,角度输出轴(316)与角度传感器(319)之间用联轴节(318)连接,电机(31)与减速机(32)连接组成驱动机构,并固定到T型安装座(33)上,减速机(32)输出轴与小齿轮(34)固定,小齿轮(34)与大齿轮(35)啮合,挡流环(39)安装到联轴套(37)上,并罩住内轴承座(314)的突出上沿,防热罩(320)罩住所有设备,并固定到T型安装座(33)上,挡流板(38)安装于发动机(1)的喷口与防热罩(320)之间,并固定在T型安装座(33)上,防热护板(36)固定到挡流板(3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舵搭载发动机热试车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天平(312)为六柱梁(3124)结构,六柱梁前端为前锥(3123),前锥(3123)上开有螺纹孔(3121)、前锥键槽(3122),六柱梁后端为尾锥(3126),尾锥(3126)上加工有尾锥键槽(3125)、走线孔(3127)和外螺纹(31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舵搭载发动机热试车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传感器(319)由单圈电位器(3191)及两个阻值相同的精密电阻(3192)组成,两个精密电阻(3192)的一端分别与单圈电位器(3191)的电源正负极连接,两个精密电阻(3192)的另一端连在一起引出一个新的接线端;单圈电位器(3191)的信号端为信号正,两个精密电阻(3192)引出的接线端为信号负,再加上单圈电位器(3191)的电源正极、电源负极,共同组成一个四线制的桥式电路,作为角度传感器(3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36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