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模型的多接口仿真测试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4223.7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6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秦璐怡;丁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G06F1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型 接口 仿真 测试 系统 | ||
1.一种基于C模型的多接口仿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测试代码端、通讯接口端和测试平台端组成,所述测试代码端、通讯接口端和测试平台端由C语言搭建,通过搭建一定的软件架构使测试代码端、通讯接口端和测试平台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合起来构成整个C模型多接口仿真测试系统;
所述测试代码端包含测试代码和测试结果处理程序;所述通讯接口端模拟和芯片进行通讯的外部通讯设备,对芯片外部的通讯设备做功能级等效;所述测试平台端模拟芯片,对芯片做功能级等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代码端通过通讯接口端与测试平台端间接相互作用,测试代码端也可以与测试平台端的非接口模块直接相互作用,在通讯接口端不稳定的时候直接调试测试平台端程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代码端用C语言搭建一个智能的测试程序处理模块;该测试程序处理模块给测试用户留有相关接口,用户可在相关接口内填写测试代码;同时该测试程序处理模块也为用户提供观测测试结果的平台和提供相关的程序错误处理机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接口端相当于与芯片进行通讯的外部通讯设备,它以通讯接口为单位,把各个通讯接口按照各自的协议要求做功能级等效,这些通讯接口以库文件的形式供测试系统调用,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从库中选取通讯接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端就是真实芯片的功能级等效;该测试平台端以模块为单位,存放不同项目的各个模块,根据当前项目选取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栝两个控制流程:测试命令发送流程,反馈数据接收流程;
测试命令发送流程:测试代码端的测试代码运行命令通过通讯接口端的通讯接口传送到测试平台端的接口模块,再由接口模块传送到非接口模块;所述测试代码运行命令还可以直接传送到测试平台端的非接口模块;
反馈数据接收流程:测试平台端的测试结果通过测试平台端的接口模块发送到通讯接口端,通过通讯接口端的通讯接口反馈到测试代码端;测试平台端的测试结果也可以直接反馈到测试代码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测试系统的具体测试过程是:编写芯片驱动代码,将编写好的驱动代码加载在测试平台端;在测试代码端编写测试代码;运行测试代码;查看测试结果并进行可能的调试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2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