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4670.2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6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风军;肖波;李春欢;马天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7/08 | 分类号: | G07F7/08;G07F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霁晨;高为 |
地址: | 200135 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设备 ic 受理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IC卡支付,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一般而言,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控制任何需要监测、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M2M是物联网四大支撑技术之一,其全称为Machine to Machine,即“机器对机器”;主要是指通过“无线网络”传递信息以及后端的服务器网络来实现机器对机器的实时数据交换,也就是机器互联、互通。目前,M2M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水利、公安、金融等领域,并且随着通信设备、管理软件等相关技术的深化,M2M技术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简单的说,M2M就是将数据从一个终端传送到另一终端,也就是机器与机器的对话。但从广义上M2M可代表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人对机器(Man to Machine)、机器对人(Machine to Man)、移动网络对机器(Mobile to Machine)之间的连接与通信,它可以涵盖所有实现在人、机器、系统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
M2M技术强调的是在商业活动中通过移动通讯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变革既有商务模式或创造出新商务模式,是机器设备间的自动通讯。目前,人们提到M2M的时候,更多的是指非IT机器(例如手机、计算机等)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其他设备或IT系统的通信。M2M不是简单的数据在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传输,更重要的是,它是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一种智能化、交互式的通信。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没有实时发出信号,机器也会根据既定程序主动进行通信,并根据所得到的数据智能化地做出选择,对相关设备发出正确的指令。可以说,智能化、交互式成为了M2M有别于其它应用的典型特征,这一特征下的机器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思想”和“智慧”。在当今世界上,机器的数量至少是人的数量的4倍,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综上所述,由于在物联网环境下每一台设备/机器都具备了上网的条件,因此可以考虑在这些接入物联网的设备或机器上开发IC卡受理功能,使得物联网下的物体可以受理IC卡交易,成为物联网时代的新型IC卡受理终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由此大大增加IC卡受理终端的数量,从而为IC卡用户提供更多便捷的金融支付服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所述IC卡受理终端包括可以接入物联网的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IC卡接口设备,其中所述IC卡接口设备被配置用于接收IC卡插入、与所述IC卡进行交互并且生成IC卡交易报文;所述主体中的物联网通信模块被构造为与所述IC卡接口设备通信连接并且被配置用于通过所述物联网向发卡行远程服务器传输所述IC卡交易报文以及从发卡行远程服务器接收IC卡交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所述IC卡接口设备与IC卡交互可以包括对所述IC卡进行身份验证和从所述IC卡读取相关的IC卡交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中的物联网通信模块还可以被配置用于根据用户需要下载交易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中的物联网通信模块为内置M2M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基于运营商无线网络。所述运营商无线网络可以是GSM、GPRS、3G、3G-LTE、4G、4G-LTE或者WiFi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还可以包括存储设备以存储密钥、交易数据及其他交易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还包括显示设备以供用户浏览所述交易信息以及监控交易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还包括输入设备以供用户输入数据、设置选项或确认交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易可以是在线购物、公共事业缴费、转账或账户余额查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以接入物联网的主体是车载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