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周边输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4835.6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0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基电通有限公司;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G06F1/16;F16M11/24;F16M11/04;F16M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周边 输入 装置 | ||
1.一种周边输入装置,可承载板状电子装置,该板状电子装置具有底部与后壳,其特征在于,该周边输入装置包含:
基座,具有表面;
输入模组,设置于该表面上;
支撑机构,包含第一支架及止滑件,该第一支架的第一下端部与该基座枢接,该第一支架的第一上端部与该止滑件枢接,使该止滑件可于该第一上端部转动;以及
止挡结构设置于该输入模组和该支撑机构之间;
其中当该板状电子装置承载于该基座上,且该底部挡止于该止挡结构时,该第一支架以该第一下端部为支点而可向上转动升起,该止滑件可配合该后壳的倾斜角度而转动,使该止滑件维持相当面积接触该后壳,如此该第一支架与该板状电子装置形成一倒V字形结构而稳定支撑该板状电子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具有第一容置槽,形成于该表面上,该第一支架以该第一下端部为支点可向下转动,使该第一支架及该止滑件能容置于该第一容置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置槽包含取出操作空间,方便使用者自该第一容置槽取出该第一支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架呈U形或L形,至少具有一个垂直臂与一个水平臂,该第一上端部对应于该水平臂,而该止滑件枢接于该水平臂上,而可绕该水平臂旋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机构更包含第二支架及设置于该基座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具有复数个固定位置,该第二支架的第二上端部与该第一支架枢接,该第二支架的第二下端部可选择性固定于该复数个固定位置其中之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周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机构包含滑槽及设置于该滑槽的波浪状弹片,该波浪状弹片用以形成该复数个固定位置,该第二支架的该第二下端部滑动设置于该滑槽中并被该波浪状弹片固定于该复数个固定位置其中之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周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架的该第二下端部包含滑杆,该第二下端部经由该滑杆滑动于该滑槽中并被该波浪状弹片固定。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周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架的该第二上端部与该第一支架的该第一上端部枢接,当该第一支架受外力,以该第一下端部为支点而向上转动升起时,该第一上端部带动该第二下端部于该定位机构中移动。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周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架更包含承座,该第二支架的该第二上端部包含轴杆,该第二上端部经由该轴杆衔接至该承座以与该第一支架枢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挡结构包含止挡板与第三容置槽,当该板状电子装置承载于该基座上时,该止挡板可向上运动而突出该基座表面以挡止该板状电子装置的该底部,该止挡板亦可向下运动而容置于该第三容置槽中。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滑件可为摩擦垫片、吸盘、磁性件或魔鬼毡,当该止滑件贴合于该后壳上时,该止滑件就无法相对于该后壳运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含铰链与第一磁性件,该板状电子装置包含有第一侧边,该铰链能经由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一侧边结合,如此该基座能经由该铰链与该板状电子装置枢接,使得该周边输入装置能大致绕该第一侧边转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含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该板状电子装置包含有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该第一磁性件磁吸该第一侧边,该第二磁性件磁吸该第二侧边,使得该周边输入装置在未受到大于该第一磁性件磁力或该第二磁性件磁力的外力时,该周边输入装置保持固定于该板状电子装置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周边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周边输入装置平覆于该板状电子装置上时,该止滑件仍结合于该后壳,使得该第一支架固定于该板状电子装置后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基电通有限公司;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基电通有限公司;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8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