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井泵及电缆防磨扶正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4933.X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0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王艳丽;李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井泵 电缆 扶正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井工程领域,特别是钻井供水作业中的深井泵供水系统,特别是一种深井泵及电缆防磨扶正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深井泵设计使用工况为有筛管的水井,但实际工况是在裸眼井中,由于裸眼井没有套管保护,井壁凹凸粗糙,起下泵时电缆受损普遍发生,轻则造成电缆渗水,使得工作电流增大导致深井泵不能正常工作而起泵检修,重则会造成深井泵烧毁而起泵更换。一般一套深井泵寿命为一到两年,尤其是扬程为450米及以上深井泵起下3至5井次,就无法修理,只能报废,导致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深井泵及电缆防磨扶正机构,改善深井泵起下泵作业环境,降低故障频率,提高深井泵下井一次成功率,保障钻井供水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深井泵及电缆防磨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与上水管数量相同且与上水管相固连的防磨扶正套,
所述防磨扶正套中心设有用于通过且固定上水管的孔;扶正套四周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电缆卡槽。
所述防磨扶正套的横截面呈圆形且其外圆周上设置有定位螺孔,通过定位螺孔内的定位螺栓将防磨扶正套固定在上水管上。
所述防磨扶正套的横截面呈圆形且其外圆周上对应设置有两个螺孔,通过定位螺孔内的定位螺栓共同将防磨扶正套固定在上水管上。
所述上水管直径与孔直径相同。
所述防磨扶正套材料为重量轻、耐水以及防腐蚀的工业尼龙;定位螺栓的材料为防腐防锈金属。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
1、电缆保护效果好,节约大量电缆线材料费,节省成本。采用本发明后,电缆不再与井壁相接触,使得电缆得到有效保护,从而节省了更换电缆的成本。
2、延长深井泵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由于深井泵所使用用的电缆通过采用本发明后得到了有效保护,因此也使得深井泵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同时也节省了频发更换深井泵的成本。
3、降低钻井生产周期,提高工效。钻井工作不再因电缆和深井泵的频繁更换而暂停,进而缩短了钻井生产周期,提高了工效。
4、减轻了工人因深井泵故障起下泵的劳动强度。不需要频繁更换电缆和深井泵自然使得因更换设备所引起的劳动强度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供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上水管、2.电缆、3.防磨扶正套、4.深井泵、5.定位螺孔、6.孔、7.电缆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这种深井泵及电缆防磨扶正机构,涉及钻井工程领域,特别是钻井供水作业中的深井泵供水系统,它的具体结构为:
包括与上水管1数量相同且与上水管1相固连的防磨扶正套3,
所述防磨扶正套3中心设有用于通过且固定上水管1的孔6;扶正套四周设有用于固定电缆2的电缆卡槽7。
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中防磨扶正套3与上水管1的具体固定方式为,在防磨扶正套3的横截面呈圆形且其外圆周上可设置有定位螺孔5,通过定位螺孔5内的定位螺栓将防磨扶正套3固定在上水管1上。
实施例2:本发明中防磨扶正套3为了更好的固定于上水管1,可在防磨扶正套3的横截面呈圆形且其外圆周上对应设置有两个螺孔5,通过定位螺孔5内的定位螺栓共同将防磨扶正套3固定在上水管1上。
为了使上水管1与防磨扶正套3更好的固定,可使上水管1直径与孔6直径相同,使得上水管1在孔6中保持稳定。
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本发明中防磨扶正套3材料可选用重量轻、耐水以及防腐蚀的工业尼龙;定位螺栓的材料可选用防腐防锈金属。
在深井泵4下井过程中,在深井泵4的每一根上水管1连接处分别安装本发明的防磨扶正套3,防磨扶正套3的数量与上水管1数量相同,防磨扶正套3与上水管1具体可采用定位螺栓加以固定。同时将电缆2卡在电缆卡槽7内,起固定和预防电缆2磨损,并扶正深井泵4及上水管1的作用,保证深井泵4在井筒内起下通畅。扶正防磨装置3在深井泵4起泵时会随泵回收,以再次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9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光鼓和处理盒
- 下一篇:条形菲涅尔透镜光能转换设备的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