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昆虫养殖笼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4935.9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1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程粮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粮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唐绍烈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养殖笼。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养殖蝇蛆可分为成蝇养殖和蛆养殖两部分。
成蝇养殖,有房养和笼养两种方式。
房养方式较为省工,但养殖密度不大,工人进出养殖房时种蝇会逃逸而产生环境污染,工人工作时在房内直接与苍蝇接触,工作环境差,并可能影响其健康,清洁消毒比较麻烦。
笼养方式中,工人手臂与苍蝇直接接触,换食和接卵操作步骤多,工作效率低,操作过程不能避免种蝇逃逸的污染。
基此,本发明人对成蝇养殖进行研究,开发出一种昆虫养殖笼,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昆虫养殖笼,可自动喂养种蝇等昆虫,防止逃逸,不直接接触昆虫,易操作,易清洗消毒,并可提高养殖密度,利于规模化自动生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昆虫养殖笼,由顶框、侧框和底框组成框架大笼,顶框和侧框为透气纱网结构,底框开有接卵口,接卵口下方安装插板和抽屉式接卵盘;框架大笼的一侧安装支柱,支柱上开设抽拉口,喂食架由抽拉口插入框架大笼中,喂食架至少由上支杆、下支杆、内挡板、外挡板、输液管和喂食带组成,上支杆和下支杆的内端固定内挡板上而外端固定在外挡板上,喂食带缠绕在上支杆和下支杆上,输液管位于上支杆的上方,输液管上开设喷液口。
所述顶框和侧框都由硬质方框和安装在方框中的纱网组成。
所述底框由硬质方框和安装在方框中的纱网组成,纱网上开有接卵口,接卵口下方安装抽屉框,接卵盘安装抽屉框中,底框的硬质方框对应接卵口开设插口,插板插置在插口中。
所述抽屉框的内壁上开设插槽,插板插置在插槽中。
所述侧框中至少一个侧框上安装支柱,支柱在抽拉口的上方和下方各开设一个导向孔,喂食架的下支杆下方还增加一个导杆,输液管和导杆的内端固定在内挡板上而外端分别插在上下导向孔中。
所述喂食架的上支杆和下支杆之间还增加一个中支杆,喂食带缠绕在上支杆、中支杆和下支杆上。如需更换喂食带,可抽出喂食架后,在笼外方便安全快捷地更换,无需开笼。
所述输液管上的喷液口为均匀分设的若干个小孔或微喷头。
所述底框的下方具有支脚。
所述外挡板上具有拉手。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利用框架大笼养殖成蝇等昆虫,利用输液管将营养液输入框架大笼中,通过笼内“滴灌”法或笼内“微喷”法将营养液洒在喂食带上进行喂食,喂食架固定在框架大笼内上,由输液管外接营养液输送管;待接卵盘接满成蝇等昆虫所产的卵后,利用插板将接卵口堵住,抽出下方的接卵盘,即完成接卵。
使用该装置后,无需人工每天开笼换食,如需更换喂食带也无需开笼,避免人员直接接触苍蝇,省工并避免苍蝇逃逸,同时该装置可让苍蝇双面摄食,增大摄食面,有利于提高养殖密度。接卵采用插板隔离,抽屉式更换接卵盘,简化工人操作,提高效率,并能防止苍蝇逃逸。养殖笼移动方便,可定期移出种蝇养殖车间进行清洗消毒。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喂食架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顶框1 侧框2
底框3 接卵口31
抽屉框32 插口33
插槽34 插板4
接卵盘5 支柱6
抽拉口61 上导向孔62
下导向孔63 喂食架7
上支杆71 下支杆72
内挡板73 外挡板74
输液管75 喂食带76
中支杆77 导杆7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昆虫养殖笼,包括框架大笼和喂食架7两个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粮,未经程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9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