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床的转杯轴承外壳铣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5759.0 | 申请日: | 2011-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陈彩金;韩冰;张福生;张武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中人和纺机轴承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7/02 | 分类号: | B23C7/02;B23Q3/06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06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床 轴承 外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床的铣削装置,应用该装置可以扩大车床使用范围,解决缺乏铣床问题。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常有需要批量加工套式零件的情况,通常一个小型加工企业即有年产数万或数十万件单个零件需要进行加工,如小型轴承套等,这类零件通常外套表面一侧常有若干个小平面需要进行铣削加工,现有技术的方法是用三爪一分度头卡装工件,单个在立式铣床上进行铣削,生产效率极低,加工成本高,难以满足需要。若增加铣床数量,因铣床应用单一,当加工件数量不足时,又会形成闲置,而一般加工企业都有若干车床,如果将车床用于弥补铣床数量不足,则可将暂时闲置的车床投入使用,提高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床的转杯轴承外壳铣用装置,解决了用普通车床替代铣床加工零件的问题,既提高了车床利用率,还解决了没有铣床或铣床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车床的转杯轴承外壳铣用装置,包括主运动部件与辅助运动部件,所述的主运动部件包括刀杆与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运动部件为一个多卡夹具,所述的多卡夹具包括底板,在底板上固定有V型铁,在V型铁上有固定螺孔及导柱,在导柱上有框式压板,在框式压板上制有与V型铁的固定螺孔对应的固定孔,在固定螺孔与固定孔内有压紧螺栓;所述主运动部件的刀杆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刀盘,在刀盘之间有定位套管;
工作时,通过底板1上的两头长槽将多卡夹具固定在车床四方刀架的位置上,主运动部件即刀盘13旋转,通过车床上的横拖板送进工件作进给运动。
所述的用于车床的转杯轴承外壳铣用装置,其特征在于V型铁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在框式压板的两侧纵向板下部设置有小压板,所述的压紧螺栓上套有复位弹簧。
所述的用于车床的转杯轴承外壳铣用装置,其中的小压板与框式压板铰连接,所述的小压板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状。
所述的用于车床的转杯轴承外壳铣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刀盘数量为三个。
本发明的用于车床的转杯轴承外壳铣用装置,通过主运动部件与一个由多卡夹具构成的辅助运动部件结合安装在车床上,即可使用普通车床进行铣削加工作业,扩大了车床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在底板上设置若干个V型铁并配合上部框式压板结构,可在夹具内一次固定多个工件,成倍地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辅助运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主运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V型铁,3-导柱,4-复位弹簧,5-螺母,6-垫圈,7-压紧螺栓,8-框式压板,9-小压板,10-工件,11-刀杆,12-三爪,13-刀盘,14-定位套管,15-顶尖,16-铰轴,17-垫圈,18-锁紧螺母,19-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用于车床的转杯轴承外壳铣用装置做详细描述。
附图1多卡夹具主视图,图中所示该夹具主体部件由一个底板1,V型铁2和框式压板8构成,其中V型铁2固定在底板1的两侧,在两侧V型铁2上均设置有数个V型槽,并且每个V型槽均与对侧的V型槽保持同轴线设置,每一对V型槽上放置一个工件。在两侧V型铁2的中部有固定螺孔,框式压板8的两侧纵向板的对应位置制有固定孔,压紧螺栓7通过所述固定孔与固定螺孔将框式压板8与下部V型铁2暨底板1连接在一起。当V型铁上放置工件后,用螺母将框式压板8紧固。为了防止框式压板8摆动,在V型铁的四个角上分别固定有导柱3,框式压板8的四个角上对应位置设有导向孔。为了便于工件码放精确,在V型铁2的一侧还固定有定位板19。
工作时,通过底板1上的两头长槽将多卡夹具固定在车床四方刀架的位置上(事先卸掉四方刀架),工件10安装在V型铁2的V型槽内,将端面与定位板19靠紧实现定位,框式压板8由压紧螺栓副(两端均制有螺纹 压紧螺栓7、垫圈6、与螺母5组成)给予压力。使框式压板8将工件两端压紧。另一种实施方式是在在框式压板8的两侧纵向板下部由铰轴固定三角形小压板9,由铰轴16将压板8的压力经小压板9传递到工件上。
主运动部件的刀杆11上安装刀盘13,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选择刀盘13,安装刀盘的数量根据工件上需加工面的数量确定。如果工件上需加工两个平面,则安装两个刀盘13,即根据加工面距离,在两个刀盘间设置相同长度的定位套管14,并将此装到刀杆11上,垫上垫圈17,紧上螺母18,然后将此一并装卡在三爪卡盘12与尾座顶尖1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中人和纺机轴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晋中人和纺机轴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57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