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滨海吹填土土壤结构的改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5961.3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7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宇;赵秀芳;张清;王晓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泰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7/00 | 分类号: | A01B7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莉华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滨海 填土 土壤结构 改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结构的改良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滨海吹填土土壤结构的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滨海吹填土是利用近海疏浚出来的海底泥通过水力吹填而形成的沉积土。由于没有成土过程发生,且长期受海水浸渍的影响,土壤具有含盐量高,钠碱化性强,颗粒细(以黏粒为主),质地粘重,结构性差,相对密度和容重较大,孔隙度和渗透系数小及自然脱盐过程极为漫长的特征,严重制约了滨海吹填陆域城市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土壤结构改良是实现滨海吹填土快速脱盐排碱和建立吹填土良好水、肥、盐运移通道的必要前提和根本途径。现有的吹填土结构改良是以外源添加物,如机肥、草炭土、河砂,按比例与吹填土掺拌来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由于吹填土结构性差、粘重,掺拌过程复杂,工程量大,成本高,且掺拌后土质分布不均,后期淋洗脱盐过程易形成优势流,造成水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滨海吹填土结构改良方法的不足,结合吹填土的沉积特征和土壤特点,提供一种均质、逐层改进滨海吹填土粘重结构的改良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浓度为0.5-2.0g/L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用于改善滨海吹填土粘重结构的用途。
尤其是浓度为0.5-2.0g/L的分子量介于800-1200万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用于改善滨海吹填土粘重结构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滨海吹填土的改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丙烯酰胺加水调节至浓度为0.5-2.0g/L的聚丙烯酰胺溶液,灌溉,灌溉量100-350L/m2。优选地,所述聚丙烯酰胺为分子量介于800-1200万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固体。
具体地,一种滨海吹填土的改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田间监测待改良滨海吹填区表土含水率,当表土含水率低于20%时,停止监测;
(2)、将聚丙烯酰胺加水调节至浓度为1.3-2.0g/L的聚丙烯酰胺溶液,灌溉,灌溉量100-150L/m2;
(3)、静置,监测表土含水率,直至表土含水率达到15%以下时,停止监测;
(4)、将聚丙烯酰胺加水调节至浓度为0.8-1.2g/L的聚丙烯酰胺溶液,灌溉,灌溉量200-250L/m2;
(5)、静置,监测表土含水率,直至表土含水率达到15%以下时,停止监测;
(6)、将聚丙烯酰胺加水调节至浓度为0.5-1.0g/L的聚丙烯酰胺溶液,灌溉,灌溉量280-350L/m2。
上述改良方法中,步骤(1)、(3)和(5)中所述监测是通过定期土钻采集土样的方式测得;
上述改良方法中,步骤(1)、(3)和(5)中所述表土含水率为40cm表土层的土壤质量含水率。
优选地,上述改良方法中,步骤(2)、(4)和(6)中所述聚丙烯酰胺为分子量介于800-1200万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固体。
优选地,上述改良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灌溉为喷灌或漫灌;步骤(4)和(6)中所述灌溉为漫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与现有吹填土结构改良技术相比,本发明试剂用量少,制备和使用方法简单快捷,可操作性强;无毒害,成本低廉,具有可观的经济、环境效益。
2)本发明通过调控表土含水率和聚丙烯酰胺溶液浓度指标,逐层深入,快速改良吹填土自身的粘质结构,建立稳定的团粒土壤结构,可显著提升吹填土的渗透性和导水性,建立良好的吹填土水、肥、盐运移通道。
3)本发明聚丙烯酰胺的施用采用水力灌溉的方式,改良后土质分布均匀,且改良深度较深,可达1m以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是一种快速改良滨海吹填土粘质结构的有效方法,是通过调控表土含水率变化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溶液浓度差异由表向下逐层建立吹填土的团粒结构。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泰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泰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59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