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渐狭蜡蚧菌菌株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6018.4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3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武侠;刘爱华;胡东青;林森;王凤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04;A01P5/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渐狭蜡蚧菌 菌株 | ||
1.一种渐狭蜡蚧菌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是渐狭蜡蚧菌菌株Lecanicillium attenuatum,于2011年10月1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CGMCC NO:53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狭蜡蚧菌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在CMA培养基上生长较慢,培养12d后,菌落直径可达3.3~0.4cm;菌落正面棉状,气生菌丝发达,白色,背面初为白色,10d后为淡黄色;该菌分生孢子梗较长,常从平卧菌丝上着生;瓶梗产孢细胞单生或轮生,一般每轮3~5个瓶梗细胞,瓶梗细胞基部缢缩,长锥型,端部渐狭,大小为20.77±4.98(9.24~30.86)μm×1.42±0.26(0.98~1.87)μm;分生孢子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基部稍窄,大小为4.73±0.53(3.80~5.57)μm×1.57±0.16(1.25~2.15)μm;有晶体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狭蜡蚧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渐峡蜡蚧菌菌株具有寄生根结线虫虫卵和雌虫的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狭蜡蚧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渐狭蜡蚧菌菌株具有产生几丁质酶的特性,其所产生的几丁质酶在温度为27℃~75℃,及pH为3.0~7.0的条件下具有酶切活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渐狭蜡蚧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渐狭蜡蚧菌菌株能够产生分子量分别为79.6kDa、65.6kDa、54.1kDa、42.1kDa和32.9kDa的几丁质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渐狭蜡蚧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渐狭蜡蚧菌菌株的rDNA内转录间隔区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60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