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动车组用伸缩式钩缓装置伸缩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6402.4 | 申请日: | 201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4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吕效忠;刘辉;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9/04 | 分类号: | B61G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车组 伸缩 式钩缓 装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道车辆钩缓设备,尤其是一种安装在高速动车组的头尾部的高速动车组用伸缩式钩缓装置伸缩机构。
背景技术
钩缓装置是铁道车辆基本部件之一,起到快速连接和分解铁道车辆、传递列车牵引力、提高车辆安全性、改善车辆舒适性能的作用。
伸缩式钩缓装置不工作时,处在高速动车组头车的导流罩内以减小列车运行中的空气阻力等,需要连挂时则从导流罩内伸出以便列车间实现连接。目前高速动车组在用的伸缩式钩缓装置均为国外产品,价格较高,供货周期较长,尤其是备品备件的供应方面;为解决伸缩式钩缓装置受制于国外的现状,填补国内空白,进行伸缩式钩缓装置的研制。伸缩式钩缓装置中的关键技术就是伸缩驱动和伸缩到位锁定及解除锁定功能。
目前在用的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用在16辆编组动车组上的手动形式的伸缩式钩缓装置,另一种是用在8辆编组上的气动驱动的自动伸缩式钩缓装置,产品均为国外产品。国外手动伸缩式钩缓装置的伸缩驱动采用的是外置式齿轮齿条传动,解锁机构也是外置式,缓冲系统吸收冲击能量的能力相对较小,总体结构占用空间大,伸缩和锁定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动车组用伸缩式钩缓装置,安装在高速动车组的头尾部,处于头车的流线型导流罩内,用于动车组之间的连接或救援。当列车不重联时,钩缓装置处于缩回状况并锁定;当列车重联时,首先打开导流罩,然后操作伸缩机构使车钩伸出,伸出到位后锁定,即可进行车钩连挂;列车分解后,操作伸缩机构使车钩缩回,缩回到位后锁定,最后关闭导流罩。在上述过程中,车钩的伸出、锁定和缩回、锁定功能等均由钩缓装置的伸缩机构完成。列车重联运行过程中,伸缩机构需要承受较大的拉伸和压缩载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速动车组用伸缩式钩缓装置伸缩机构,所述的伸缩机构包括位于钩缓装置活动壳体内部一端与活动壳体连接的受压杆、套装于受压杆上的承载接头,承载接头外部固装有导向筒,导向筒与活动壳体之间设置有伸缩驱动机构;受压杆的一端通过扭簧与活动壳体相接,保持受压杆和承载接头处于锁定状态;锁定机构包括位于受压杆另一端的间隔分布的凸头、承载接头的内壁的与凸头相吻合的凹槽,当凸头与凹槽相对时,处于解锁状态,二者可相对滑动;所述的活动壳体外部设置有解锁驱动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伸缩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活动壳体上的伸缩齿轮以及固装于导向筒上的伸缩齿条。
优选的是:所述的解锁驱动机构包括固装于受压杆上并能够带动其旋转的钢丝绳。
优选的是:所述的凸头和凹槽为等距分布。
优选的是:所述的凸头的形状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的凹槽的形状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的承载接头凹槽处设置有限位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相应部件都设置于活动壳体内部,占用空间小,对相应部件的保护性能较好,同时伸缩和锁定机构结构上相对简单、省力,动作可靠性高,可以承受较大的纵向载荷,缓冲系统吸收冲击能量的能力相对较大。本发明应用后,伸缩式钩缓装置可以实现国产化、完全替代进口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受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承载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速动车组用伸缩式钩缓装置伸缩机构,所述的伸缩机构包括位于钩缓装置活动壳体1内部一端与活动壳体1连接的受压杆2、套装于受压杆2上的承载接头3,承载接头3外部固装有导向筒4,导向筒4与活动壳体1之间设置有伸缩驱动机构9,所述的伸缩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活动壳体1上的伸缩齿轮10以及固装于导向筒4上的伸缩齿条11;受压杆2的一端通过扭簧5与活动壳体1相接,保持受压杆2和承载接头3处于锁定状态;锁定机构包括位于受压杆2另一端的间隔分布的凸头6、承载接头3的内壁的与凸头6相吻合的凹槽7,所述的凸头6和凹槽7为等距分布,所述的凸头6的形状相同,所述的凹槽7的形状相同。当凸头6与凹槽7相对时,处于解锁状态,二者可相对滑动;所述的活动壳体1外部设置有解锁驱动机构8,所述的解锁驱动机构包括固装于受压杆2上并能够带动其旋转的钢丝绳。所述的承载接头3凹槽7处设置有限位挡12。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从缩回状态到伸出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64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