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互联互通测试平台的轨旁设备接口分析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7046.8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1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付强;袁磊;刘雨;魏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通 测试 平台 设备 接口 分析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控制及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互联互通测试平台的轨旁设备接口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列控系统互连互通测试平台中,要保证车载设备正确接收到平台期望发送的应答器报文信息和轨道电路信息。应答器报文信息主要用于列车定位、等级转换和无线闭塞中心RBC切换等;轨道电路信息用于保证列控系统车载设备的正常行车。
在互联互通测试平台中,应答器报文信息和轨道电路信息来源于测试序列数据库,并通过测试平台的相应接口发送给车载设备,同时车载设备有车载记录单元JRU记录数据。因此,要对这些数据进行三方(测试序列数据库、测试过程数据库及车载设备中的数据库中记录的相关数据)对比分析,才能说明互联互通测试平台的应答器接口和轨道电路接口功能正常。
在互联互通测试平台接口测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关应答器信息和轨道电路信息的数据,并且三方数据的记录格式不同,必须利用工具自动分析才能确保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在列控系统互联互通测试平台进行接口测试时,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这其中包括应答器数据和轨道电路数据。其中平台的测试序列数据和测试过程记录数据采用数据库的形式存储,车载设备的记录单元JRU的记录数据根据各个厂家也不尽相同。要在这些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出相应的应答器数据和轨道电路数据并不容易。
在对应答器数据分析时需要确认平台发送的应答器报文和车载设备接收的应答器报文一致且位置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在对轨道电路数据分析时需要确认平台发送的轨道电路码和车载设备接收的轨道电路码一致且位置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且两者都需确认发送接收的数量一致,不存在多收或少收数据的情况。现有的分析方法只能对有限的几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比如一次发送一组应答器报文信息和一组轨道电路码,与车载设备接收到的应答器报文和轨道电路码对比,以判断接口是否能正常工作。这样分析得出的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性质,很难有说服力说明互联互通测试平台的应答器接口和轨道电路接口功能正常。因此,需要采用自动化的分析工具对大量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可靠的分析结果。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更加准确地判断互联互通测试平台的轨旁设备接口是否正常工作。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互联互通测试平台的轨旁设备接口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互联互通测试平台测试序列数据库、测试过程数据库及车载设备数据库中各自的若干组轨旁设备数据;
S2:分析上述三个数据库中对应的每组轨旁设备数据中的报文内容是否一致、报文数量是否完整,距离误差是否在预定的范围内,若报文内容一致、报文数量完整且距离误差在预定的范围内,则所述互联互通测试平台的轨旁设备接口工作正常。
其中,所述步骤S2中采用图形化界面进行分析,具体为:绘制所述三个数据库中对应数据中的距离-轨旁设备图,对比显示三个数据库各自的轨旁设备数据中的完整报文及距离误差。
其中,所述步骤S2中采用统计的方式对比分析三个数据库各自的轨旁设备数据中报文内容、报文数量和距离误差。
其中,所述步骤S2之后还将分析结果存储。
其中,所述距离误差不超过互联互通测试平台测得的列车距离的2%。
其中,所述轨旁设备包括:应答器、轨道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互联互通测试平台的轨旁设备接口分析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互联互通测试平台测试序列数据库、测试过程数据库及车载设备数据库中各自的若干组轨旁设备数据;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上述三个数据库中对应的每组轨旁设备数据中的报文内容是否一致、报文数量是否完整,距离误差是否在预定的范围内,若报文内容一致、报文数量完整且距离误差在预定的范围内,则所述互联互通测试平台的轨旁设备接口工作正常。
其中,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中包括:
图形分析模块,用于绘制所述三个数据库中对应数据中的距离-轨旁设备图,对比显示三个数据库各自的轨旁设备数据中的完整报文及距离误差。
其中,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中包括:
统计分析模块,用于采用统计的方式对比分析三个数据库各自的轨旁设备数据中报文内容、报文数量和距离误差。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70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下一篇: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及离心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