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有机富硒米水稻的富硒育苗基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7051.9 | 申请日: | 201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先贵;时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康华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罗玉荣 |
地址: | 541002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有机 富硒米 水稻 育苗 基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苗基质,具体是一种培育有机富硒米水稻的富硒育苗基质。
背景技术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缓解衰老的作用,能消除多种有害自由基,与维生素E协同作用被称为抗氧化的“黄金搭档”。缺硒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和克山病、大骨节病的发生,严重缺硒会发生如冠心病、溶血性贫血及肝癌等多种病症。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缺硒的人群数估计在5000万到1亿。
虽然对于贫硒地带可以采取多种途径进行补硒,但普遍认为,人体的硒主要来源于食物,食物补硒更加合适。相对于无机硒,生物源有机硒具有吸收利用率高、毒副反应小等优点,且植物硒优于动物硒。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0%。但据对我国30个省市地区调查,除湖北恩施地区大米含硒量较高外,其余地区的大米含量均低于食物硒含量低限临界值0.06mg/kg,属低硒大米。因此,通过合适途径,提高稻米中硒含量,对于改善我国居民的硒营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育种或肥料进行主食作物的硒营养生物强化,提高可食部分的硒含量,是解决世界范围内人群硒养摄入不足的食物系统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肥料(农业生物营养强化)被认为对硒等的强化更为有效。通过水稻富硒栽培技术培育的稻米是一种天然富硒米,这种有机态的硒人体吸收利用率高,克服了营养强化米的不足,而又避开了转基因稻米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争论,因而通过这一途径来开发富硒米这一新型功能稻米将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对改善人民的硒营养不足有着现实的意义。
目前,国内生产富硒大米的肥料施用主要是通过叶面喷施的方法,即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叶面喷施含无机硒的富硒剂。如CN ZL200410009346.3《一种富硒水稻的栽培方法》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叶面喷施由含硒无机化合物和磷酸盐组成的富硒剂培育富硒水稻的方法。CN101228834A《一种生物富硒营养大米的生产方法》提出了一种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喷施由稀土微肥、亚硒酸钠和硼酸溶液混合制成的混合液,以生产富硒营养大米的方法。CN ZL01144575.0《富硒植物营养调节剂》公开了一种由硒酸或亚硒酸的钠盐、钾盐、铵盐与5-硝基愈创木酚、2,4-二硝基苯酚或邻苯二酚的的钠盐、钾盐、铵盐配制的水制剂。CN ZL200610078710.1《一种喷施于叶子的富硒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含硒并与不同比例的氮、磷、钾及锌、镁、铜等多种有益中微量元素等组成的叶面肥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上述专利所都采用叶面喷施无机硒的方法,其优点是作物吸收快。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叶面喷施要求硒肥含量比较高,如CN ZL01144575.0《富硒植物营养调节剂》中的硒酸或亚硒酸的盐的含量为4~25%。高浓度的硒肥增加了用肥成本;其次,因为叶面喷施,硒肥很容易洒落到田里,这样就对田间径流水和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且是很大的浪费;再次,常导致无机硒残留量大,而无机硒对机体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安全性较低。
也有专利采用基肥施用含无机硒的方式培育富硒米。如CN ZL02124833.8《有机无机复混硒肥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硒肥(硒酸钠、亚硒酸钠或其它的硒酸盐或亚硒酸盐)含量为0.1%~0.4%的有机无机复混硒肥。
上述专利或技术都是以无机硒(硒酸盐或亚硒酸盐)作为水稻的硒来源,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富硒水稻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培育有机富硒米水稻的富硒育苗基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培育有机富硒米水稻的富硒育苗基质,由下述物料及用料重量份比经混合后制成:
含硒胡麻饼30~50,
蛭石40~60,
风化煤 10~30。
其应用方法是:播种以每平方米播芽种0.8~0.9公斤,盖育苗基质厚度0.5~1厘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富硒育苗基质的制备原料中有全硒含量大于0.0015%的含硒胡麻饼,且含硒胡麻饼可以是经农家堆沤或经工厂化堆肥后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富硒育苗基质育秧的方法,生产有机富硒水稻,改变以往叶面施肥生产富硒米的弊端,而且不再施用亚硒酸盐、硒酸盐等无机硒肥,大大减少硒肥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变废为宝,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康华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广西康华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70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的齿轮合模机构
- 下一篇:干砌多能砖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