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中供暖住户用室内温度调控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7140.3 | 申请日: | 2011-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4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扩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中 供暖 住户 室内 温度 调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温度调控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集中供暖住户用室内温度调控器。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冬季的总体气候特点寒冷干燥,平均气温基本处于10℃至-10℃之间,东北与西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保持在0℃以下,且长时间处于-10℃左右。北方各省市冬季取暖时间大体一致,总体上华北地区的供暖时间是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寒冷省份的供暖时间相对更长,10月中下旬和次年4月上中旬都包括在内。北方各地平均气温的高低,决定了供暖是否需要启动。而启动供暖后,室内温度虽然明显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室内空气也非常干燥。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开窗或空调进行通风换气也只是暂时性地解决了室内的空气状态,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室内空气干燥问题。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能对室内的温度状况及空气干燥程度进行详细、清楚了解,因而不能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而只有当身体出现不适时,才会想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因而,冬季对于集中供暖用户来说,只有感觉到口干舌燥或头晕时,才会打开加湿器或通过手动调整供暖暖道上所安装的流量阀门来对室内温度进行调整,实际操作起来非常不便。综上,现如今缺少一个能自动对室内温度和空气干燥程度进行监测并能依据监测结果对供暖管道和空气加湿设备进行自动调控,以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并减轻甚至避免了多种由室内温度较高与空气干燥程度较大而导致的身体不适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集中供暖住户用室内温度调控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布设方便、操作简便且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效果好,能自动对集中供暖用户的室内温度与空气干燥程度进行监测并能依据监测结果对室内温度与空气状况进行自动调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中供暖住户用室内温度调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住户用热量进行实时检测的用热量检测单元、布设在室内的加湿器、用于输入温度控制阈值与空气干燥程度控制阈值的参数输入单元、对室内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室内温度检测单元、对室内空气湿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空气湿度检测单元、根据室内温度检测单元与用热量检测单元所检测信息并结合通过参数输入单元所输入的温度控制阈值对流量控制阀的开度进行自动调控的控制器一、根据室内温度检测单元所检测信息对当前室内的空气干燥程度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加湿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二以及分别与控制器一相接的数据存储单元和工作状态指示单元,所述用热量检测单元、参数输入单元、室内温度检测单元和流量控制阀均与控制器一相接;所述空气湿度检测单元和加湿器均与控制器二相接,所述控制器一与控制器二相接;所述用热量检测单元安装在接入户内的供暖主管道上,所述流量控制阀为安装在所述供暖主管道上的电磁控制阀。
上述集中供暖住户用室内温度调控器,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一与控制器二集成为一个数据处理器。
上述集中供暖住户用室内温度调控器,其特征是:所述数据处理器为双核处理器。
上述集中供暖住户用室内温度调控器,其特征是:还包括与控制器一相接且由控制器一进行控制的报警提示单元。
上述集中供暖住户用室内温度调控器,其特征是:还包括与控制器一相接的显示单元,所述参数输入单元和显示单元集成为触摸式显示屏。
上述集中供暖住户用室内温度调控器,其特征是:所述用热量检测单元包括热量传感器和与热量传感器相接的A/D转换模块,所述A/D转换模块与控制器一相接。
上述集中供暖住户用室内温度调控器,其特征是:还包括与控制器一相接且将控制器一接入3G网络的3G网络接入模块,所述控制器一通过3G网络接入模块和3G网络服务器与用户手机进行双向通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体积小且电路设计合理,投入成本低,安装布设简便。
2、电路简单且接线方便。
3、使用操作简单且智能化程度高,通过控制器能自动实现全部操控过程,真正实现了无人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扩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扩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7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