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篮球框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7687.3 | 申请日: | 201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7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垂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侨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63/08 | 分类号: | A63B6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篮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篮球框,尤指一种具有较少组装零件,以节省制作成本并简化组装复杂度的篮球框。
背景技术
篮球长久以来一直受社会大众欢迎的运动之一,而现有一种吊挂式篮球架,可吊挂于门板或墙壁上,让喜爱篮球的一般民众也可以在室内享受投篮的乐趣,并达到运动效果。
请参阅图5,上述吊挂式篮球架包含有一篮板60及一篮球框61,其中,该篮球框61固定于该篮板60上,且如图6所示,包括:
一固定支板70,用以固定于该篮板60上,且固定支板70壁面上固设有一第一枢接座71及一弹性件支撑板72,且该第一枢接座71上形成有枢孔711,而该弹性支撑板72上形成有一穿孔73;
一球框80,其周边横向向外延伸一枢接板81,该枢接板81上设置有一第二枢接座82,该第二枢接座82上形成有枢孔821,并以该第二枢接座82的枢孔821对准固定支板70第一枢接座71的枢孔711,而枢接板81则与弹性件支撑板72平行并列,并对应弹性件支撑板72的穿孔73形成一穿孔83;
一枢接杆90,穿设于该第二枢接座82及第一枢接座71枢孔821、711,将该球框80与固定支板70枢设;
一弹性组件100,包含有一压缩弹簧101及一固定杆102,该压缩弹簧101设置于该球框80的枢接板81与固定支板70的弹性件支撑板72之间,该固定杆102则穿过该枢接板81的穿孔83、压缩弹簧101及弹性支撑板72的穿孔73而固定该压缩弹簧101。
上述篮球框中,固定支板与球框可相对枢转的目的,为了于使用者扣篮或者篮球未投进而打到球框时,有压缩弹簧可提供弹性缓冲力,长期使用较不易使球框与篮板的角度改变;然而,上述篮球框须以枢接杆提供枢接的作用,再搭配弹性组件提供弹性缓冲力实现兼具枢转及弹性缓冲力的效果,整体结构复杂,相对提高成本,且组装程序繁杂,仍需进一步改良。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篮球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组装麻烦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提出一种篮球框,具有较少组装零件,以简化结构、节省成本并简化组装步骤。
欲达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该篮球框包括如下结构:
一固定支板,其壁面上固设有一第一枢接座,且该第一枢接座上形成有枢孔;
一球框,其周边横向向外延伸一枢接板,且该枢接板一壁面上固设有一第二枢接座,且该第二枢接座上形成有枢孔,并以该第二枢接座的枢孔对准固定支板的第一枢接座的枢孔;
一扭力枢转杆,包含有至少一扭力弹簧及一枢接杆,该至少一扭力弹簧设置于该第一及第二枢接座之间,且扭力弹簧具有的两自由端分别固定于该枢接板及该固定支板的壁面,该枢接杆则穿设于该第一、第二枢接座及该至少一扭力弹簧。
本发明篮球框以扭力枢转杆来达到兼具枢转及提供弹力的效果,在结构上,仅需枢转杆及扭力弹簧,相较于使用压缩弹簧篮球框的固定杆,省却了一个支固定杆及一个弹性件支撑板,组装步骤上也省却了穿设固定杆的步骤,简化结构及组装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篮球框得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图1局部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篮球框设置于篮板的一动作示意图。
图5是现有一吊挂式篮球架立体图。
图6是现有吊挂式篮球架的篮球框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固定支板;11-第一枢接座;111-外侧板;112-中央板;12-枢孔;13-限位柱;20-球框;21-枢接板;22-第二枢接座;221-外侧板;222-中央板;23-枢孔;30-扭力枢转杆;31-扭力弹簧;32-枢接杆;33-自由端;60-篮板;61-篮球筐;70-固定支板;71-第一枢接座;711-枢孔;72-弹性支撑板;73-穿孔;80 球框;81-枢接板;82-第二枢接座;821-枢孔;83-穿孔;90-枢转杆;100-弹性组件;101-压缩弹簧;102-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篮球框包含有:
一固定支板10,其壁面上固设有一组第一枢接座11,且该第一枢接座11上形成有枢孔12;
一球框20,其周边横向向外延伸一枢接板21,且该枢接板21一壁面上固设有一第二枢接座22,且该第二枢接座22上形成有枢孔23,并以该第二枢接座22的枢孔23对准固定支板10的第一枢接座11的枢孔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侨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侨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7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FRP筋材端头螺母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超宽带同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