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7797.X | 申请日: | 201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0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徐瑞东;王军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5/04 | 分类号: | C22C45/04;C22C32/00;C22C1/00;C25D3/56;C25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颗粒 增强 金属 基非晶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非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是Ni-W-P/CeO2-SiO2非晶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中CeO2和SiO2纳米颗粒在Ni-W-P基质金属中均匀分散,基质金属颗粒大小为1~2μm。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非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Ni-W-P/CeO2-SiO2非晶复合材料的厚度为54~251μm。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非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Ni-W-P/CeO2-SiO2非晶复合材料的组成为:Ni 66.04~73.24wt%,W 5.23~7.43wt%,P 9.96~11.97wt%,CeO2 8.41~11.84wt%,SiO2 3.16~4.38wt%。
4.一种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以电解镍板作为电沉积过程的阳极材料,用水清洗干净,然后将其浸入到电解液中,与双脉冲电源的阳极导线连接在一起;
(2)以普通碳钢作为电沉积过程的阴极材料,经机械抛光并用水清洗干净,然后将其浸入到电解液中,与双脉冲电源的阴极导线连接在一起;
(3) 开启超声和机械搅拌分散装置及双脉冲电源,在双脉冲参数下电沉积1.5~6h,取出用冷水清洗干净及吹干后在普通碳钢表面得到Ni-W-P/CeO2-SiO2非晶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是以氯化镍、硫酸镍、钨酸钠、次磷酸钠为主盐,以乙醇酸和柠檬酸为复合络合剂,以CeO2和SiO2纳米颗粒为沉积的增强相颗粒,以聚乙二醇10000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澳化胺为纳米颗粒表面活性剂。
6.根据权利要求书4或5所述的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的成分是:氯化镍浓度为10~30g/L,硫酸镍浓度为30~70g/L,钨酸钠浓度为80~120g/L,次磷酸钠浓度为10~14g/L,乙醇酸浓度为30~60g/L,柠檬酸浓度为60~90g/L,CeO2浓度为10~15g/L,平均粒径为30nm,SiO2浓度为30~40g/L,平均粒径为30nm,聚乙二醇10000浓度为25~35mg/L,十六烷基三甲基澳化胺浓度为10~12mg/L,电解液温度:45~60℃,电解液pH值:4.0~6.5。
7.根据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双脉冲电沉积的参数为:正向脉冲参数为脉宽:200~400μs,关断时间600~800μs,工作时间:300~500ms,脉冲平均电流密度:15~20A/dm2;反向脉冲参数为脉宽:100~300μs,关断时间:700~900μs,工作时间:30~50ms,脉冲平均电流密度:1~3A/dm2。
8.根据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分散电流为2~4A,机械搅拌速率为100~30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77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酿酒的翻料耙
- 下一篇:固态酒生产新型整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