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门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7970.6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2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童薇;周听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普尔顿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房岭梅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井。
背景技术
阀门井,就是地下管线及地下管道(如自来水管道等)的阀门为了在需要进行开关操作或者检修作业时方便,就设置了类似小房间的一个坑(或井),将阀门等布置在这个坑里,这个坑就叫阀门井。常见的阀门井都是砖砌或混凝土做的,实践证明,这种置入地下的阀门井受潮湿土壤和地表水浸泡、酸碱盐侵蚀极易腐蚀剥落而失去防水能力,所以强度低、易渗漏、耐候性差不利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且大量使用粘土砖造成粘土资源浪费,不符合环保政策。而且随着塑料管道应用的日益广泛,而塑料管道与砖砌或混凝土阀门井之间的连接因变形系数的不协调而导致整个排水管网产生渗漏的问题尤为突出。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塑料管道与砖砌或混凝土阀门井之间的连接因变形系数的不协调而导致整个排水管网产生渗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门井,阀门井为塑料阀门井,其包括:井体,具有由多个一次注塑成型的侧井片组装成的一圈井壁、及由一次注塑成型的底井片与该一圈井壁连接形成的井底;收口盖,安装在井体的对应于井底的井口处;及托台,设于底井片的内侧上,并与底井片一次注塑成型为一体件。
优选地,所有侧井片之间、以及侧井片与底井片之间均以机械连接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有的侧井片、底井片、以及托台的材料均为高分子材料。
优选地,高分子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
优选地,在井壁上,设有用于与塑料阀门井内的阀门连接或供施工检查的可与塑料阀门井的外界连通的接头。
优选地,在井壁上,还设有可用开孔器打穿的与外界连通的孔。
优选地,机械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固定销连接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托台为外部呈四方形且内部为空心的腔体。
优选地,任一侧井片的外周上设置有横竖方向的加强筋。
优选地,收口盖的中心与井壁的中心重合或偏离。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为塑料阀门井,取代传统的红砖、水泥为原料的砌筑方法,可降低能源和耕地的消耗,节省宝贵的资源,其次它经久耐用:耐酸碱盐等多种化学介质的腐蚀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尤其是采用高分子材料时上述效果尤其明显。
本发明的各组成井片之间以机械连接方式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从而可任意调节井壁高度,而且由于预留有多个可由开孔器打穿的与外界连通的孔,因此可以将阀门井中阀门的具体位置与相应的可用开孔器打穿的与外界连通的孔相对应,这使得本发明阀门井具有多个可调的开孔位置的开孔方向,从而满足工程安装及各方来水收集的一切需求。
本发明所有侧井片之间、以及侧井片与底井片之间可以现场组装,还可以节省运输成本,可全天候施工,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阀门井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见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发明的阀门井为塑料阀门井,其包括:井体1、收口盖2、托台4,其中井体1具有一圈井壁,这一圈井壁的一端开口形成井口而另一端封闭形成井底,收口盖2就安装在对应于井底的井口处,而托台4就形成在井底的内侧上。具体而言,这一圈井壁由多个一次注塑成型的侧井片组装而成,井底是由与井壁组装在一起的一次注塑成型的底井片形成的,其中底井片与托台4为一体件,是一次注塑成型的一体件。收口盖2的中心与井壁的中心可以重合(即塑料阀门井为中心收口式)或偏离(即,塑料阀门件为偏心收口式),图1和2示出的是偏心收口式情形,但是,显然本发明塑料阀门井也可以是中心收口式和偏心收口式的组合。
托台4的结构可以设置为:外部呈四方形且内部为空心的腔体。托台4的作用是:不但可以托住要安装在阀门井内的阀门,而且当阀门连接处发生渗漏时,维修人员可以及时从托台里的积水知道,然后及时进行修补。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本发明中侧井片、底井片、托台的材料均为例如高密度聚乙烯的高分子材料。使用高分子材料为原料,取代传统的红砖、水泥为原料的砌筑方法,可降低能源和耕地的消耗,节省宝贵的资源,其次它经久耐用:耐酸碱盐等多种化学介质的腐蚀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普尔顿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昆明普尔顿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7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