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染料转换的皮肤血管病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8913.X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8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杜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金波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料 转换 皮肤 血管病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基医疗美容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皮肤血管病治疗的带染料转换的强脉冲光治疗仪,属于国际专利分类A61B18/00“向人体或从人体传递非机械形式能量的外科器械、装置或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体某些皮肤血管病变的光基治疗,近年来取得了革命性进展。这些皮肤病通常被概括为红,白,黑三大类。其中红是指皮肤血管病变。包括各种类型血管瘤。临床上一般将血管瘤分为4型: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多为皮内毛细血管扩张增生,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血管畸形所致。此外还包括有痤疮(青春痘)、面部毛细血管扩张、酒渣鼻、蜘蛛痣、跖疣、增生性红斑样疤痕、外科手术后红斑、化脓性肉芽肿、膨胀纹以及腿部静脉曲张等。其中鲜红斑痣(红胎记)发病率最高,激光治疗效果最具代表性。
皮肤血管病的治疗,其依据是利用选择性光热解原理,利用红细胞中的血红素对550-600nm光的强烈吸收并转化为热,再将热量扩散到血管壁,使其凝固坏死。其条件,第一要求光的波长合适(能被血红素吸收);第二要求能量密度要达到6-8j/cm2;第三是要求光的持续时间要达到毫秒级(防止血管破裂,出现紫癜);第四要求光的穿透能力(主要决定光的波长和能量密度)能达到病变深度。早期利用连续输出的铜蒸汽(波长510nm)和氩离子(波长488,514nm)激光,因功率密度和穿透深度不够,有一定疗效,但疗效不佳。闪光灯泵浦脉冲染料激光(PDL-Pulse Dye Laser,波长585-595nm)在波长和能量上没问题,但在脉冲宽度上只有微秒级,打在微血管壁上,极易造成血管破裂和皮下出血,产生严重的紫癜。据专业文献报道,伴随染料激光脉宽逐步提高,从0.5,2,20,到40毫秒,立刻出现紫癜的能量密度逐步提高为,6.2,8,10.4,和13.8J/cm2。。(Lasers in Surgery and Medicine,Volrme 31 Issue 5,Pages 363-366,“Evaluation of pulse-duration on purpuric threshold using extended pulse pulsed dye laser(cynosure V-star)”
近年来,大能量毫秒级脉宽的闪光灯泵浦染料激光得到解决。但由于570-590nm光的波长比较短,穿透深度不够,对一部分深层血管病仍达不到彻底治愈的结果。为此美国的赛诺秀公司(Cynorsure Inc..)推出一款皮肤血管病治疗平台(Cynergy)。采用染料激光加Nd:YAG 1064nm双波长,而且1064nm比590nm延迟一定时间。原因是1064nm激光穿透深度深,但血红素对1.06微米光吸收很弱。然而血红素在吸收了585nm激光后,转变为高铁血红素(铁离子由2价变为3价),或凝成小血块,它对1064nm的吸收系数提高3-5倍,从而可大大降低对1064nm的能量要求并减小负效应,提高治愈率。见附图1。然而这是一款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售价极高的设备(60多万美元一台),不适于在我国大量推广。从治疗原理上,该方案也不尽合理。
另据国内外的大量临床报道,对大约30%的抗染料激光的血管病采用滤除550nm以下短波的宽谱氙灯强脉冲光治疗也取得良好的效果。原因是强脉冲光中不仅包括能被血红素吸 收的550-600nm的可见光,同时包括大量的长波深穿透的近红外光。不仅浅层,即便深层的血管病变也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单纯采用强脉冲光对大多数血管病达不到好的治疗结果。原因是如图2中所示,在氙灯光谱中包含的能被血红素吸收的成分太少(图中橘黄色斜线区)。加大光强又会造成表皮的烧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染料转换的皮肤血管病治疗仪。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金波,未经杜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89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