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食黎豆羹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8942.6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8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思明;吴越;熊善柏;车丽;荣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A23L1/09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张红兵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食 黎豆羹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即食黎豆羹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黎豆,又名猫豆、狗爪豆,为豆科黎豆属藤本植物,营养价值高,一般每100g老熟豆粒含有蛋白质24g、脂肪9.9g、纤维素4.4g、碳水化合物60g、钙0.12-0.86g、磷0.26-0.75g。黎豆还含有黎豆素、黎豆酸、四氢异喹啉、5-羟吲哚-3-烷胺类生物碱等生物活性物质,左旋多巴的含量最高可达6-9%,具有温中益气、清热凉血、催欲、改善性功能以及抗突变等药用功效。作为蔬菜食用,风味独特,还具有保健功效。目前对黎豆的利用主要是作为提取左旋多巴的原料药材,而对黎豆食用价值的研究利用比较少。
虽然人们已经充分认识了黎豆的营养价值,但是人们对黎豆食品的开发利用和深加工还远远不够。在传统的黎豆加工过程中,先将黎豆浸泡2-3天,再去皮用沸水煮熟,以此来去除左旋多巴,但这样黎豆中其他营养物质流失大,而且食用方便性较差。快节奏的生活催生出越来越多的速食食品,速食食品以其方便、快捷的优点受到消费大众的喜爱。目前人们对速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速食”特点,而且要有传统家庭餐桌上“高营养”的优势,即食黎豆羹正好顺应这一趋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食黎豆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产品营养价值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一种即食黎豆羹,以黎豆种子为原料,配以大米粉、面粉和蔗糖制作而成,按物料的重量份计的配比如下:
黎豆种子5-12份;
大米粉3-13份;
面粉0.1-5份;
蔗糖0.05-5份;
其制作步骤包括:
1)挑选:挑选颗粒饱满、无霉变的黎豆种子;
2)浸泡:将挑选好的黎豆种子浸泡于浸泡液中,所述黎豆种子与浸泡液的料液重量比为1∶1.2,浸泡温度为20-40℃,浸泡时间为3-24h,待黎豆种子充分吸水润胀后取出,沥干表面水分;
3)发芽:选取浸泡后表皮完整的黎豆种子,在温度为20-40℃,相对湿度为70-95%的条件下培养至芽长为0.1-2mm时停止培养;
4)调配:将发芽后的黎豆种子去皮,按配方量与大米粉、面粉和蔗糖混合均匀,即为物料1;
5)磨浆:将物料1用磨浆机加水磨浆,料水重量比为1∶0.1-2.0,将磨浆后的料浆过80目筛,获得料浆1:
6)糊化:将料浆1于温度80-100℃加热10-30min,使其充分糊化,得到糊化料浆;
7)干燥:将糊化料浆置于滚筒干燥机中干燥,至含水量为15%以下,得到即食黎豆羹半成品;
8)将黎豆羹半成品用粉碎机进行破碎,使其过80目筛,获得的筛下物即为即食黎豆羹成品;
其中:
步骤2)所述的浸泡液为自来水或浓度为0.01-0.8mg/L的6-苄氨基嘌呤水溶液;
步骤7)所述的滚筒干燥方法为,料层厚度为0.2-2mm,滚筒表面温度为90-140℃,处理时间1-15min。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本发明的即食黎豆羹按物料的重量份计的配比如下:
黎豆种子6-11份;
大米粉4-12份;
面粉0.5-4份;
蔗糖0.3-4份。
作为优选方案之二,本发明的即食黎豆羹按物料的重量份计的配比如下:
黎豆种子7-10份;
大米粉5-10份;
面粉1-3份;
蔗糖0.5-3份。
申请人提供了一种即食黎豆羹的制作方法,以黎豆种子为原料,配以大米粉、面粉和蔗糖制作而成,按物料的重量份计的配比如下:
黎豆种子5-12份;
大米粉3-13份;
面粉0.1-5份;
蔗糖0.05-5份;
其制作步骤包括:
1)挑选:挑选颗粒饱满、无霉变的黎豆种子;
2)浸泡:将挑选好的黎豆种子浸泡于浸泡液中,所述黎豆种子与浸泡液的料液重量比为1∶1.2,浸泡温度为20-40℃,浸泡时间为3-24h,待黎豆种子充分吸水润胀后取出,沥干表面水分;
3)发芽:选取浸泡后表皮完整的黎豆种子,在温度为20-40℃,相对湿度为70-95%的条件下培养至芽长为0.1-2mm时停止培养;
4)调配:将发芽后的黎豆种子去皮,按配方量与大米粉、面粉和蔗糖混合均匀,即为物料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8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他克莫司传递体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鳝分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