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性连接机构及其插头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9137.5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8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彦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 | 分类号: | H01R13/64;H01R13/46;H01R13/6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郝新慧;张浴月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机构 及其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上的电性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笔记型电脑或平板电脑中所采用的电源连接器通常皆占有一定的体积,如此一来在机构设计上必须增加厚度而不利于产品的薄型化。此外,传统的连接器机构大多是利用弹性件夹持固定,若弹性件的夹持力太小时往往容易导致连接器脱落,而弹性件的夹持力太大时又会产生不易插入或不易拔除等问题。有鉴于此,如何能改善传统电性连接机构的前述缺点,进而提升使用者在操作上的便利性始成为一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性连接机构,包括一插座以及一插头。前述插座具有多个电性接点,前述插头包括一本体以及多个连接端子,其中本体具有一第一中心轴,连接端子沿着一第二中心轴排列并且对应于前述电性接点,且第一、第二中心轴相互平行且间隔一距离。当插头与插座结合时,前述电性接点分别与连接端子电性导通。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插座设置于一电子装置上,且第一中心轴比第二中心轴更接近电子装置的一底面。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插头还包括一凸出部,凸出于本体的一侧,且前述连接端子设置于凸出部上。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插座具有一座体以及一连接部,其中前述连接部与座体相互连接并具有一凹槽,电性接点设置于凹槽内,当插头与插座结合时,前述凸出部结合于凹槽内。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凸出部与凹槽形成对应的楔形结构。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插座更具有一磁性元件,设置于电性接点的外侧。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磁性元件为一永久磁铁,且前述永久磁铁朝向插头的表面具有单一极性。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磁性元件为一永久磁铁,且前述永久磁铁朝向插头的表面具有不同极性。
本发明一实施例更提供一种插头,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装置上的一插座,前述插头包括一本体以及多个连接端子。前述本体具有一第一中心轴,前述连接端子沿着一第二中心轴排列且对应于前述电性接点。特别地是,第一、第二中心轴相互平行并间隔一距离,其中第一中心轴比第二中心轴更接近电子装置的一底面。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插头还包括一凸出部,凸出于本体的一侧,且前述连接端子设置于凸出部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性连接机构,其主要包括一插头以及一插座,前述插座设置于一电子装置上,前述插头则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以及凸出部,其中在凸出部上设有连接端子。特别地是,前述凸出部和连接端子偏离本体的中心位置,此结构上的偏移设计可提供更多空间给电子装置后方的显示屏幕,以避免插头和显示屏幕之间产生干涉。此外,本发明藉由使插头上的凸出部与插座的凹槽形成相对应的楔形结构,可有效防止反接或错接的情形发生;再者,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更在插座内部设置磁性元件,透过磁性元件与插头上对应的磁性材料产生磁吸力,可确保插头与插座之间稳定地接合。整体而言,本发明能兼顾使用上的实用性与安全性,故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性连接机构中。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头立体图;
图2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头前视图;
图3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座立体图;
图4表示插头与插座结合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A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磁性元件示意图;以及
图6B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磁性元件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0~插头;
21~本体;
22~凸出部;
221~连接端子;
30~插座;
301~座体;
31~连接部;
32~凹槽;
321~电性接点;
33~磁性元件;
331~表面;
34~金属件;
40~电子装置;
41~底面;
50~显示屏幕;
C1~第一中心轴;
C2~第二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91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成型杯机的下模座推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扇形斜齿轮脱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