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金共振散射光谱法快速测定水中亚硝酸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9437.3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5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蒋治良;鲁晓婷;陆顺娇;吴蒙;许丽莉;梁爱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3 | 分类号: | G01N21/63;G01N21/49;G01N1/3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王俭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共振 散射 光谱 快速 测定 水中 亚硝酸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具体是纳米金共振散射光谱法快速测定水中亚硝酸盐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亚硝酸盐常常存在于加工食品、变质果蔬、水等食物链中,人体食用亚硝酸盐后,可使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被氧化而失去体内输送氧的能力,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另外,亚硝酸盐与仲胺类物质反应生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目前定量测定水中亚硝酸盐的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荧光法、催化光度法及离子色谱法等。这些报道的方法有些实验步骤较多,试剂用量大,操作时间长;有的灵敏度低,选择性差,干扰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纳米金共振散射光谱法快速测定水中亚硝酸盐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廉等优点,在测定水中的亚硝酸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的条件下,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的产物与ɑ-萘胺反应生成紫红色物质;当加入纳米金及氯化钠时,该紫红色物质使得510 nm处的共振散射峰强度降低,且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减小。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该反应得到的溶液进行同步扫描得到共振散射光谱,依照共振散射强度降低值与亚硝酸盐浓度的线性关系,快速测定水中的亚硝酸盐。
应用纳米金共振散射光谱法快速测定水中亚硝酸盐,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已知浓度亚硝酸盐的分析体系:于5 mL试管中,依次加入5~60 μL 5.8×10-2 mol/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10~50 μL 0.1 mol/L的盐酸溶液,0.1~40μL 2.0×10-3 mol/L的亚硝酸盐标准溶液,混匀,室温反应5分钟后,再加入20~85 μL 4.2×10﹣3 mol/L的ɑ-萘胺溶液,混匀,室温反应40分钟,然后再加入100~300 μL 2.9×10-4 mol/L 纳米金溶液,20~60 μL 2.0 mol/L氯化钠溶液,混匀,室温反应5分钟,用二次蒸馏水定容到2.0 mL;
(2)按步骤(1)的方法制备不加亚硝酸盐的空白对照体系;
(3)取上述体系的溶液分别置于石英比色皿中,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同步扫描激发波长λex和发射波长λem,即λex=λem,得到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测定510 nm处的共振散射强度值为I,同时测定空白对照体系的共振散射强度值为I0,计算ΔI =I0- I;
(4)以ΔI对亚硝酸盐的浓度关系做工作曲线;
(5)依照步骤(1)的方法制备待检测样品分析溶液,其中加入的亚硝酸盐标准溶液替换为被测样品,并按步骤(3)的方法测定被测样品分析溶液的共振散射强度值为I样品,计算ΔI样品=I0-I样品;
(6)依据步骤(4)的工作曲线,计算出被测样品中的亚硝酸盐的浓度。
采用本方法测定亚硝酸盐的浓度范围为0.1~40μmol/L。
本发明的优点是:
与已有的方法相比,本测定方法的仪器简单,操作简便,试剂易得,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亚硝酸盐标准体系的部分共振散射光谱图。
图中: a:是空白对照体系,含有580 μmol/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1.0 mmol/L盐酸溶液-84 μmol/L ɑ-萘胺溶液-29 μmol/L纳米金溶液-50 mmol/L氯化钠溶液;
b:是30μL 2.0×10-3 mol/L亚硝酸盐标准测试体系,含有580 μmol/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1.0 mmol/L盐酸溶液-84 μmol/L ɑ-萘胺溶液-29 μmol/L纳米金溶液-50 mmol/L氯化钠溶液-30μmol/L亚硝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9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