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0378.7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8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娇;关长涛;黄滨;崔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复合型 增殖 | ||
1.一种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包括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礁体自上至下分为顶盖、支撑板和底座,所述的顶盖和支撑板上开设通孔,所述底座底面设置凹槽,底座侧面开设贯通的洞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上的通孔为圆形且成行排列,所述的支撑板与顶盖垂直设置,各支撑板相互平行且均匀间隔排列,所述顶盖上的各行圆形通孔向下对准相邻两支撑板之间的间隙。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至少包括5块独立的长方体板,各长方体板结构相同,相邻长方体板之间的距离为280-320mm,每块长方体板上的通孔为直径180-220mm圆形且成排均匀排列,相邻通孔圆心距离为380-420mm,靠近长方体板周边的通孔圆心到长方体板邻近周边的距离为200-300mm。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圆形通孔的直径为200mm,相邻圆形通孔圆心距离为400-500mm,顶盖上靠近顶盖周边的圆形通孔圆心到邻近周边的是300-350mm。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面上的凹槽为梯形,梯形凹槽下边长为780-820mm,上边长为180-220mm,梯形凹槽上边到底座顶面的距离为90-110mm,梯形凹槽底边到底座顶面的距离为580-620mm;所述底座侧面的洞穴为设置在凹槽之间直径280-320mm的圆形洞穴,圆形洞穴圆心到底座顶面的距离为280-320mm。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面上的凹槽为梯形,梯形凹槽下边长为780-820mm,上边长为180-220mm,梯形凹槽上边到底座顶面的距离为90-110mm,梯形凹槽底边到底座顶面的距离为580-620mm;所述底座侧面的洞穴为设置在凹槽之间直径280-320mm的圆形洞穴,圆形洞穴圆心到底座顶面的距离为280-320mm。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礁体由水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礁体材料中加入了占总重量5%-20%的贝类壳体粉末。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礁体由水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礁体材料中加入了占总重量5%-20%的贝类壳体粉末。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礁体整体为对称结构,所述顶盖是长方体板,顶盖顶面四个角各埋放一个吊环。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礁体整体为对称结构,所述顶盖是长方体板,顶盖顶面四个角各埋放一个吊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03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液氮自动充装控制装置的干细胞储存罐
- 下一篇:司机工作状态实时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