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作站动态远程控制终端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1463.5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1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廖京生;胡超;宫凯;张如意;李平;孟庆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站 动态 远程 控制 终端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监护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工作站动态远程控制终端的方法和一种工作站动态远程控制终端的系统。
背景技术
家庭远程监护具有以下特点:1,高度个性化,不同用户由于健康需求不同,使用的传感器设备可能不同,软件版本可能不同,同一种设备在不同的应用场景时,如紧急呼救、慢病随诊时,其使用方法和控制方法可能不同;2,与基于工业总线的传感器应用相比,个人消费品对成本、带宽等更加敏感。
现有的远程监护系统技术在医生工作站和家庭远程医疗节点之间有很强的耦合性,医生工作站的软件必须预知家庭远程医疗节点的控制方法,换句话说,如果家庭远程医疗节点要升级或替换的话,除非医生工作站的软件做相应变动,否则它的控制方法将不能改变,也不能增加新的独特的控制功能,否则将产生兼容性问题。也就是说,所有连接同一工作站的家庭远程医疗节点如果要升级的话,必须同时对节点进行升级或替换才可能解决兼容性问题,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医院工作站节点通常由医院购买并由医院的管理人员维护,客户端节点通常由病人或社区购买。
另一方面,病人有连接不同远程医院进行会诊的需求,这样对传统方法而言,不同医院的远程工作站也必须预装病人节点的控制方法,从而使不同医院在工作站选择上也产生了耦合性。
此外,传感器模块工作状态的配置需要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例如导联切换,采样时间间隔的设置等。因而需要医生从工作站通过网络对终端节点发送控制指令进行远程控制。这就要求在工作站节点提供对终端节点进行远程控制的用户界面。但是,由于终端节点可能是在工作站节点部署之后独立购买、更新、升级的,因此工作站节点不可能在部署时获得准确的终端节点的功能和控制方法。如果每连接一种新的或升级的终端节点,都对工作站节点手工配置,将会增加工作站节的维护负担和复杂性。
基于家庭的远程医疗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较为初级的技术研发和创新阶段,在远程医疗设备之间的通讯与协作缺乏相应的标准,从而使得家用监护设备与共享的远程医疗设备,如医生工作站、中继站等,在互操作和功能扩展等方面存在问题。现有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基于医院信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标准实现医疗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例如IEEE 11073、HL7、DICOM、SCP等,这类标准对医疗设备间通讯的词汇、语法、编码等作了详尽的规定,并通过建立不同场景下的信息模型对医学通讯的语义进行规范,从而实现医疗设备间在语义层面的协作与互通;这种为了实现设备之间互操作性的语义层面的互通往往是对等的,即互操作的设备之间对通讯的语义具有相同的解释。现有的医疗网络协议在应用于家庭远程医疗领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现有的医疗协议主要是针对医院检测设备间数据共享而设计,对医院检测设备而言,数据的采集和设备的控制是在一个地方发生的。但是,对于家庭远程监护,数据采集发生在病人家中,设备的控制和配置则有可能经医生远程实施。由于监护终端面向个人及社区用户,具有个性化的需求,且功能和控制方法可能会随着远程系统的进化,技术创新、模块更新升级而发生变化,会呈现多样性的特征。如果为每一项具体模块控制方法建立相应的协议内容,将会使协议迅速庞大,并且由于变动引起协议的不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14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的LED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 下一篇:远端门禁应答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