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剥栓皮栎周皮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1814.2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7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辉;周建云;马闯;何景峰;白超;李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91/04 | 分类号: | A01D9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5 | 代理人: | 刘秀娟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栓皮栎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采剥栓皮栎周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栓皮栎的周皮层是重要的软木原料。栓皮栎软木耐高温、耐低温、比重小、弹性强、隔热、隔音、绝缘和耐摩擦等特性,在汽车、航空工业的减震密封,船舶工业、机械防水绝缘,房屋建筑隔音设备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经济价值很高。
栓皮栎分布于中国22个省区,其中秦岭、巴山是分布的核心区域。我国软木年产量达数百万吨,其中秦巴、西南山区等主产区占产量85%。在秦岭巴山地区农民收入中占有重要位置,有些县(或者企业)达到年收入的10%左右。
每年栓皮栎周皮(软木)采割技术很重要,如果技术得当,一棵树可以持续采割,直至树木衰老期(150年以后)。如果采割方法不当,损伤形成层,采割一次就导致树木生长势减弱,出现衰老症状,甚至死亡。采剥工具和技术应用不当,采剥速度慢,工作效率低,采剥成本升高。
到目前为止,我国采剥软木的技术条件落后主要原因是没有适合栓皮栎周皮采割的工具和技术。农户在采割栓皮栎树皮过程中,采集者不能确定周皮厚度,有些采剥者仅凭经验判断栓皮栎周皮厚度,使用普通砍刀、斧头,砍砸树干,很难控制刀刃到达周皮厚度的部位,伤害到树木形成层;有些直接砍到木质部,破坏形成层(将整个韧皮部采割掉),导致树木死亡。由于没有合适工具,采割周皮大多数破碎不堪,很难打捆;收集,运输过程浪费很严重,从林内收集,到包装运输,损失达到28.8%。
为改变栓皮栎栓周皮采剥中缺乏专业工具现状,避免栓皮栎周皮因采割不当造成的损失,课题组经过几年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采剥周皮而不对树木伤害,又能提高采割效率的采剥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一组栓皮栎周皮采剥刀具,对栓皮栎周皮采割时采用精确度量厚度,不破坏树木形成层,又能提高采效率技术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采剥栓皮栎周皮的方法步骤如下:
(1)用手锯在要操作的栓皮栎树木主干周皮层的上下端分别锯开周皮层,所述手锯在锯齿上有刻度,所述刻度从锯齿端部开始标记,向手锯背部延伸,通过所述手锯的锯齿上的刻度判断锯开的深度,直至锯开的深度达到所述树木主干周皮层厚度;
(2)用短锉刀其沿树木主干纵向将要剥离的树木主干周皮层锉断以采剥树皮,所述短锉刀的刃口两面有刻度,所述刻度从刃口顶端开始标记,向手柄方向延伸,通过所述短锉刀刃口的刻度判断短锉刀深入周皮层的深度,直至深入周皮层的深度达到所述树木主干周皮层厚度;
(3)用钢钎的钝刃插入经过步骤(2)处理的周皮层,所述钢钎具有鸭嘴状弯曲的钝刃,在所述刃口两面有刻度,所述刻度从刃口端部开始标记,向手柄方向延伸,用方头斧敲打钢钎,通过所述钢钎的刻度判断钢钎插周皮层的深度,直至插入周皮层的深度达到所述树木主干周皮层厚度,将周皮层撬离树木主干。
在本发明中,剥皮目标栓皮栎树木应选择胸径15cm或以上,树木生长旺盛的栓皮栎个体。
优选地,胸径为15-17cm的树木,所述周皮层厚度为16.9±1.45mm;胸径为18-20cm的树木,所述周皮层厚度为21.4±1.60mm;胸径为21-23cm的树木,所述周皮层厚度为26.4±1.75mm;胸径为24-26cm的树木,所述周皮层厚度为28.9±1.90mm;胸径为27-29cm的树木,所述周皮层厚度为29.5±2.05cm;胸径为30-32cm的树木,所述周皮层厚度为31.8±2.20mm;胸径为33-35cm的树木,所述周皮层厚度为32.5±2.35mm;胸径为36-38cm的树木,所述周皮层厚度为33.3±2.50mm;胸径为39-41cm的树木,所述周皮层厚度为33.9±2.65mm;胸径为42-44cm的树木,所述周皮层厚度为34.2±2.80mm;胸径大45cm或以上的树木,所述周皮层厚度为34.9±3.10mm或以上。
相应地,本发明所需工具为一组栓皮栎周皮采剥刀具,包括一把手锯、一把短锉刀、一把钢钎和一把方头斧,其中:
(1)所述手锯包括锯齿和手柄,在所述锯齿上两面有刻度,所述刻度从锯齿端部开始标记,向手锯背部延伸,精度为1mm;
(2)所述短锉刀的一端具有刃口、另一端为圆柱手柄,在所述刃口两面有刻度,所述刻度从刃口顶端开始标记,向手柄方向延伸,精度为1mm;
(3)所述钢钎具有鸭嘴状弯曲的钝刃,在所述刃口两面有刻度,所述刻度从刃口端部开始标记,向手柄方向延伸,精度为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18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