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纱百叶窗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1933.8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4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宝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金竹宝地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084 | 分类号: | E06B7/08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11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百叶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有防止蚊虫从百叶窗进入,又能满足百叶窗任意开启状态,又时不失百页窗传统开启、闭合、收拢状态的一种竹纱百叶窗的一种竹纱百叶窗,属百叶窗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CN201474572U、名称“柔纱百叶窗”,由一柔纱层和百叶窗构成,其中,构成所述百叶窗的百叶一端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柔纱层同一侧,近所述百叶连接端两侧的所述柔纱层分别相对所述百叶向外对折通过纵向折线设置在一起,所述纵向折线之间的所述柔纱层均呈波浪状。上述的结构,由于百叶一端侧均与柔纱层设置在一起,这样即便在百叶窗处在打开的状态柔纱层也能阻挡灰尘进入室内,减小百叶端侧与柔纱层之间的磨损,延长柔纱帘的使用寿命;柔纱层相对百叶连接端侧向外对折设置的纵向折合线,使所述的折合线两两之间的柔纱层形成波浪状褶皱,增加吸附灰尘的面积,便于操作百叶开合,并且外观精美雅致。其不足之处:一是失去了百叶窗的原味;二该百叶窗的两端仍然无法阻止蚊虫的进入。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有防止蚊虫从百叶窗进入,又能满足百叶窗任意开启状态,又时不失百页窗传统开启、闭合、收拢状态的一种竹纱百叶窗。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百叶窗帘中的窗帘盒与叶片间及叶片与叶片之间采用柔性窗纱连接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柔性窗纱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它既能满足折叠的需要,又能很好地舒展展开,达到正面有效防止蚊虫进入百叶窗内的目的,同时又不破坏百叶叶片本身的装饰效果,不失百叶窗原味。2、柔性叶片导槽位于窗帘盒两侧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柔性叶片导槽采用布或无纺布制作,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它能根据叶片在其内的角度变化,自动适应叶片的角度变化,从而满足叶片角度变化的需求;其次,由于矩形槽内壁织有茸毛,该茸毛能够使位于其内的叶片部始终处于相对密闭的状态,从而起到了防止蚊虫从百叶窗两侧进入窗内的目的。
技术方案:一种竹纱百叶窗,它包括百叶窗帘,所述百叶窗帘中的窗帘盒与叶片间及叶片与叶片之间采用柔性窗纱连接,柔性叶片导槽位于窗帘盒两侧,叶片两端位于柔性叶片导槽内。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既不失百叶窗开启状态、关闭状态、收拢状态的原味及装饰效果,又能有效地防止蚊虫进入百叶窗;二是柔性叶片导槽的设计,既满足叶片角度变化的需求,又避免了蚊虫从百叶窗两侧进入窗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竹纱百叶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柔性叶片导槽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2。一种竹纱百叶窗,它包括百叶窗帘,所述百叶窗帘中的窗帘盒1与叶片2间及叶片2与叶片2之间采用柔性窗纱3连接,柔性叶片导槽4位于窗帘盒1两侧,叶片2两端位于柔性叶片导槽4内。所述柔性窗纱3位于叶片2与叶片2开启后相对面的边部。所述柔性叶片导槽4的截面呈矩形槽形结构。所述矩形槽内壁织有茸毛5。所述柔性叶片导槽4采用布或无纺布制作。所述柔性叶片导槽4设有固定环或固定带。使用时,位于窗帘盒1两侧的柔性叶片导槽4下端的固定环或固定带与窗台面上带或环连接,百叶窗叶片两端部位于柔性叶片导槽4,此时即可按常规方法操作百叶窗。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金竹宝地板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金竹宝地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19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