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吹风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2144.6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3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日月明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D20/10 | 分类号: | A45D20/10;A45D20/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吹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PTC发热元件及改进型散热片的电吹风。
背景技术
电吹风作为个人家庭生活中一种必备的小型电器,已经跟随人们的生活需求发展成各种各样的形式。电吹风热风器一般要求热交换速度快,传输风量大。目前市场产品基本上时采用大功率的电阻丝作发热元件,其最大缺点在于发热面积小,而迫使其发热温度较高,一般高于650度以上,带电体直接暴露于空气中而容易出现触电或火灾事故。
中国专利文献号CN1444887中公开了一种高电热效率的陶瓷薄膜加热器电吹风,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机体和手柄两部分,机体的四周壁中填有隔热材料,机体有一个进风口和出风口,电风扇固定在机体内,靠近进风口处,在电风扇和出风口之间固定有内外壁镀有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陶瓷膜的电加热器,手柄上设有电源开关、外接电源输入口,手柄内包含有电源线,将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陶瓷膜沉积在费导电的陶瓷衬底表面上,导电薄膜为加热单元的技术的电加热功率面密度低,与媒介接触的表面积大,使得这加热单元能充分散热,但该电吹风耗电量较大,制造成本高。
目前电吹风的发热元件多设有散热装置,通过各个散热片之间开设的空气对流槽,实现散热片的适时散热,进而保证发热元件的正常工作。但空气对流槽的方向一般为同一方向,位于两端侧的散热片,散热效果更好一些,而位于中间的散热片其通风散热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仅依靠空气对流的方式予以散热,散热效果不均匀,仍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吹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不均匀、不充足的不足,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安全可靠、体积小、能耗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吹风,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吹风电机、热交换器和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采用PTC发热元件,所述热交换器包括两件以上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上开设有多条与壳体的轴线相垂直的通风槽,各通风槽均匀分布在所述散热片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PTC发热元件为一件以上的陶瓷发热片,该PTC发热元件呈片状或棒状,设置在热交换器的中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器包括两件以上的散热片,PTC发热元件压接在相邻的散热片之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由导热材料制作,呈放射状分布在电吹风的风道中。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从壳体的轴线沿径向均匀向外伸展,散热片的交换面均匀分布。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通过一压板与所述PTC发热元件压接在一起,并通过一螺栓予以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了PTC发热元件,故具有体积小、风量大的优点,同时不再存在带电体与空气直接接触,真正实现免超温度和免触电火灾的使用安全,同时也充分发挥了PTC的节能省电和安全制热的良好效应,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安全和方便、节能省电等优点;由于散热片上另外开设的通风槽的存在,可以依靠空气对流的方式及时、快速、充分地实现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吹风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示电吹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散热片,2、螺栓,3、压板,4、PTC发热元件,5、通风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电吹风,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吹风电机、热交换器和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采用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发热元件4,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十件散热片1,所述散热片1上开设有多条与壳体的轴线相垂直的通风槽5,各通风槽5均匀分布在所述散热片1上。
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十件散热片1,各散热片1之间形成空气对流槽,在所述各散热片1上,还另外开设有与所述空气对流槽走向相垂直的通风槽5。所述相垂直是指通风槽5在散热片1上的开设方向与空气对流槽的实际走向相交错,即各散热片1不再是整体式散热片,而是如图2所示的间断式散热片,各端口自然形成所述通风槽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日月明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日月明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21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