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硒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2196.3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硒缓释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释肥料,具体是指一种含硒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肥料和肥料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硒是人和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硒蛋白P等多达23种功能蛋白的活性中心,具有以下功效:(1)清除体内过氧化物、自由基,保护细胞结构与功能不受干扰与损害,延缓衰老;(2)加速致癌物质的代谢,促进DNA损伤修复,降低癌症发病率;(3)拮抗体内有毒物质,降低其毒性,有效保护肝脏;(4)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硒的严重缺乏会直接导致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其中克山病最早发现与70年代的黑龙江克山县,是以心脏呈不同程度的扩张,严重时呈球形,心肌有散在不同程度的坏死灶及斑痕区为主要表现的心肌病;大骨节病是以骨关节增粗、畸形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地方病。
土壤缺硒是全世界广泛存在的问题,我国存在一个从东北黑龙江省一直延伸到西南云南省的低硒带,占据我国国土面积的72%。在这些低硒区,农作物等食物的生长过程中无法从土壤中获取充足的硒,从而形成食物链的普遍缺硒状态,因此这些区域的人体内也处于缺硒的状态,研究显示中国人均日摄入硒的总量约为35μg,显著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硒日摄入量50-200μg。因此,在这些低硒区域生活的人们需要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生产的农副产品来补充硒的摄入。
改良土壤或采用硒添加剂是进行硒生物营养强化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行的做法是采用根施技术,如:专利CN101265134B(富硒生物有机复混肥、复合肥的生产方法),但是需要追肥,人力成本较高且不易广泛推广;同时,由于生物可利用态的硒在土壤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失去生物有效性,不再能被植株吸收利用,所以此种强化手段生物利用效率较低。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肥料缓释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普及,如中国发明专利“低成本环保型氮肥控失方法及控失肥”(专利号ZL 200710020264.3)公开了一种利用天然矿物材料——凹凸棒土进行一维纳米化处理以后复配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和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达到将氮素(氨氮、尿素等)固定在土壤中的技术,其原理在于利用纳米化后凹凸棒土的纳米孔道结构、高比面积和高离子交换容量,将氨氮或者尿素分子主要通过物理吸附的方式固定在纳米孔道内部和外表面上,然后利用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铁的强絮凝特点,使凹凸棒土及其周围的土壤絮凝,形成较大的凹凸棒土分子网,将氮素固定在分子网内。但是该技术尚未应用到硒的生物营养强化技术中,凹凸棒土对硒盐或亚硒酸盐分子是否有相同的物理吸附和固定效果尚未可知。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固体颗粒硒肥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200710084619.5)公开了一种固体颗粒硒肥及其制造方法,该固体颗粒硒肥以浮石19~33份、膨润土65~80份、硒酸盐或亚硒酸盐0.5~2份为原料,将浮石、膨润土粉碎过筛后混合,然后将亚硒酸盐或硒酸盐溶解于20~30份水中,配制成溶液进行喷淋,再经烘干、冷却、分筛后选取2mm~4mm的颗粒状硒肥。该方法是利用浮石的表面空隙特征对亚硒酸盐或硒酸盐进行物理吸附,还是容易造成硒的流失并不能有效预防生物有效性硒在田间条件下的钝化和形态转移。
目前已有一些自带缓释性能的硒肥或硒添加剂,但其缓释效果主要依靠原料中无生物活性的硒在土壤中自然风化实现,缓释效果缓慢且有限,故而研制一种切合植物及其他作物生长周期和吸收特性的缓释含硒肥料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释含硒肥料,为了解决现有硒肥生产技术中成本较高、缓释作用不明显及现有含硒肥料产品使用过程中需多次追肥、硒利用效率低下等等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硒缓释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硒缓释肥料包括硒源、缓释材料和粘合剂,所述含硒缓释肥料中硒含量比例为0.05%-5%(重量比);所述缓释材料选用天然矿物材料凹凸棒土,所述粘合剂选用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
优选的,所述硒源选自亚硒酸盐或硒酸盐。
优选的,所述含硒缓释肥料中硒含量比例为0.1%-0.5%(重量比)。
优选的,所述含硒缓释肥料中硒含量比例为0.3%(重量比)。
优选的,所述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的量与含硒缓释肥料总量的重量比为0.5~3∶1000。
优选的,所述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的量与含硒缓释肥料总量的重量比为1∶1000。
优选的,所述含硒缓释肥料的pH值为7.5-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2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