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罗茨风机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2963.0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7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强;毛法良;蒋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优纳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7/00 | 分类号: | F04C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端面 机械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罗茨风机密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在罗茨风机在输送所有危险攻击性气体,例如氯化氢HCL、硫化氢H2S等对人体有毒气体,和用于蒸汽回收,为避免这些攻击性气体和蒸汽的泄漏的罗茨风机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罗茨风机都是用在空气输送上,空气输送对密封的要求很低,在端盖上气体主要是通过骨架结构密封或者迷宫密封,在端盖上一般都有连通大气的孔,允许有部分空气从孔中泄出,在靠近轴承侧采用普通的骨架油封,达到封油的效果,骨架油封对安装孔的尺寸要求很高,而且橡胶长时间高温使用容易老化,在输送其他特殊气体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气体与橡胶的反应。所以在输送一些特殊气体时,一般采用机械密封来密封,目前市场上主要在端盖和轴承之间加机械密封来隔绝润滑油和气体,但效果不好,有部分气体会直接冲击机械密封密封面,长时间运行会导致密封面的失效,有些厂家在机械密封前面加迷宫密封,但效果也不是很好,改变不了气体对机械密封的冲击,最终导致密封面的失效。
而一般机械密封只能有单层的密封油膜,很难对危险攻击性气体和蒸汽完全形成保护和无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罗茨风机在输送危险攻击性气体和蒸汽时密封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罗茨风机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罗茨风机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所述罗茨风机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安装在罗茨风机端盖内部的端盖轴承座和缸体之间,所述罗茨风机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为双层机械密封串联复合结构,其包括动环、右轴套和左轴套,所述动环两侧各安装1个静环,动环通过左轴套上的两个定位销固定在罗茨风机的轴上。
所述端盖中间开有冲洗孔。冲洗液通过冲洗孔5到达动环11两侧密封面,在两侧密封面形成油膜密封,形成双密封膜结构,冲洗液通过回流孔15回流到外部冲洗循环系统。
所述动环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静环与右静环,右静环通过螺栓安装在罗茨风机的端盖上,并通过右静环“O”型密封圈压紧密封,左静环通过螺栓安装在轴承座上,并通过左静环“O”型密封圈密封,右轴套通过轴套“O”型密封圈与罗茨风机的轴密封,并和动环压紧固定。
罗茨风机的轴承座安装在罗茨风机的端盖上,油箱安装在端盖左侧。缸体6安装在端盖4右侧,轴承2安装在轴承座3内,轴承2内圈通过定位套17在叶轮上压紧定位,
冲洗液一般采用和气体不产生反应透平油、机油等。外部循环冲洗液压力高于输送气体压力0.15MPa。
所述动环的材质为石墨。
所述动环两侧与静环的接触面为合金材质。
所述端盖上采用双静环结构,在动环两侧各安装1个静环。
所述罗茨风机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安装在端盖(4)上的轴承孔前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罗茨风机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采用双密封端面串联结构,利用外部冲洗循环系统对两个密封端面进行润滑和冷却,杜绝了润滑油和输送气体的相互接触,保证罗茨风机油、气密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中:1为油箱、2为轴承、3为轴承座、4为端盖、5为冲洗孔、6为缸体、7为左静环、8 为左静环“O”型密封圈、9为右静环、10为右静环“O”型密封圈、11为动环、12为右轴套、13为轴套“O”型密封圈、14为左轴套、15为回流孔、16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一种罗茨风机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罗茨风机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安装在罗茨风机端盖4内部的端盖轴承座3和缸体6之间,所述罗茨风机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为双层机械密封串联复合结构,其包括动环11、右轴套12和左轴套14,所述动环11两侧各安装1个静环,动环11通过左轴套14上的两个定位销固定在罗茨风机的轴16上。
端盖4中间开有冲洗孔5。
动环11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静环7与右静环9,右静环9通过螺栓安装在罗茨风机的端盖4上,并通过右静环“O”型密封圈10压紧密封,左静环7通过螺栓安装在轴承座3上,并通过左静环“O”型密封圈8密封,右轴套12通过轴套“O”型密封圈13与罗茨风机的轴16密封,并和动环11压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优纳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宜兴优纳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2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运桶车
- 下一篇:利用地热热能的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