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共槽阶梯铣刀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3108.1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9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金章斌;陶志建;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共槽 阶梯 铣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超硬精密刀具,尤其涉及一种非共槽阶梯铣刀。
背景技术
随着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的广泛实用,很多工艺步骤可以集中在同一台设备进行,机械加工效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复合刀具的不断应用也使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加快生产节拍并有效降低单件成本。传统型阶梯铣刀,在加工阶梯面时可以将两次铣削一次完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目前的阶梯铣刀,不论刀具材料是高速钢还是硬质合金,其结构基本是共槽型式,即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切削刃布置在同一排屑槽内。切削刃之间有倒角刃相连,若干(两个或以上)倒角刃形成了阶梯角。
传统方式的阶梯铣刀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以下不足:
(1)由于共槽型式的阶梯铣刀,采用的是同一个排屑槽,排屑槽一次磨削完成,其排屑槽的径向前角随着直径的不同而不同。如图一的A-A图所示,两段直径的槽前角明显不同。而在设计及制造中只能重点考虑某一直径的前角,在实际使用中会产生各直径的切削刃磨损不相同的情况,降低了刀具的使用与经济性能。
(2)第一阶梯的切削刃与倒角刃的过渡型式由砂轮圆角决定,而砂轮圆角半径在刀具制造过程中并不是定值,随着砂轮的磨损而改变;此外砂轮圆角也不是真正的圆角,而其形状随着磨损更接近椭圆或抛物线,不适合精密零件需要准确控制加工形状的场合。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阶梯铣刀,提高阶梯铣刀各部分的使用性能,以适应精密零件的高效加工并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非共槽阶梯铣刀。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非共槽阶梯铣刀,包括刀柄与刀体,刀柄与刀体是以公共轴线为中心的同轴圆柱体,特点是:刀体包括两段同心圆柱,前端为第一圆柱,后端为第二圆柱,第一圆柱的直径小于第二圆柱的直径,第一圆柱上开有第一排屑槽,第二圆柱上开有第二排屑槽,第一排屑槽与第一圆柱的相交处形成第一周刃,第二排屑槽与第二圆柱的相交处形成第二周刃,第一圆柱通过阶梯角与第二圆柱过渡,阶梯角形成的实体部分设置倒角刃,倒角刃位于第二排屑槽中,第一周刃沿轴向伸入到第二圆柱内,第一圆柱轴向末端设有端刃。
进一步地,上述的非共槽阶梯铣刀,其中,所述第一排屑槽对应的槽前角与第二排屑槽对应的槽前角不同。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非共槽阶梯铣刀,其中,所述倒角刃与第二周刃设置在同一排屑槽内。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非共槽阶梯铣刀,其中,所述倒角刃形成清根结构,清根结构位于第一圆柱的刀背处,该清根结构不与第一周刃形成干涉。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非共槽阶梯铣刀上每一圆柱有独立的排屑槽,独立的排屑槽可按照加工材料及加工条件进行分别设计,保证铣刀性能最大化;通过分槽设计,将阶梯处倒角刃的清根结构设置在第一圆柱刀背上,保证了第一周刃连续且在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加长。不仅如此,非共槽阶梯铣刀,由于阶梯处倒角刃的清根结构设置在第一圆柱刀背上,倒角刃的完整性与砂轮磨损情况无关,保证了精密零件的加工中可以使用类似产品,而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非共槽阶梯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非共槽阶梯铣刀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31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定烟用接装纸烫印面积比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清污功能的管壳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