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加密条码防伪辨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3129.3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0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首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首涵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Q30/00;H04L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加密 条码 防伪 辨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加密条码防伪辨识方法,尤指一种将明码复合加密以产生暗码,借由辨识该暗码后所回传的辨识结果及明码,提供使用者再次核对明码并辨识商品真伪的复合式加密防伪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益进步,各种商品遭不肖厂商伪造、仿制的事件层出不穷,此不但对正牌厂商的生存造成冲击,亦对消费者的消费安全造成严重隐忧,故于商品上增设防伪机制乃各厂家普遍运用的方法;但传统的防伪机制如激光卷标、激光打标、特殊油墨、特制纸张及电码防伪等,均为通用的技术,不但容易假造、仿制,亦易于破解,其防伪效能非常有限;是能提供一种让消费者在购物的际可立即且轻易的辨识商品的真伪,及令仿制者难以破解并可提升仿制难度的防伪方法,实为现今维护正牌厂商生存及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复合式加密防伪辨识方法,令仿制者无从解译、破解,借以提升防伪的难度,致消费者可轻易且立即的辨识商品的真伪,其提供双重核对的辨识功能,借以提升防伪辨识的效能,其能立即知悉该商品在作真伪辨识的地理位置,可供真品厂商实时处理仿品的相关事宜,其能提供消费者简易的防伪操作,且能立即知悉所购买的商品是否为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式加密条码防伪辨识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
步骤一:编取明码令明码产生;
步骤二:将明码经复合式加密编码后产生暗码,该暗码的产生以多种加密技术(如:MD5、AES、DES、RAS等)分别及混合对明码加密产生;
步骤三:将明码与暗码储存于资料库;该资料库为一伺服器,该资料库并内置有辨识软体、定位软体、生产履历软体、行销应用软体等;
步骤四:将暗码制作成暗码防伪标签;
步骤五:将暗码防伪标签与明码两者同时使用于商品上;
步骤六:使用读取装置读取该暗码防伪标签,并将暗码通过网络传送至资料库;该读取装置为具摄影装置的电子设备(如:手机、PDA、电脑等)或为可外接摄影装置的电子设备(如:手机、PDA、电脑等);
步骤七:利用资料库内置的辨识软体辨识该暗码;
步骤八:将辨识结果回传至读取装置,并显示辨识结果及明码。
前述的一种复合式加密防伪辨识方法,其中加密技术可为MD5、AES、DES、RAS加密技术。
前述的一种复合式加密防伪辨识方法,其中读取装置为具摄影装置的电子设备,或为可外接摄影装置的电子设备。
前述的一种复合式加密防伪辨识方法,其中资料库可为伺服器。
前述的一种复合式加密防伪辨识方法,其中资料库内置有定位软体、生产履历软体、行销应用软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令仿制者无从解译、破解,借以提升防伪的难度,致消费者可轻易且立即的辨识商品的真伪,其提供双重核对的辨识功能,借以提升防伪辨识的效能,其能立即知悉该商品在作真伪辨识的地理位置,可供真品厂商实时处理仿品的相关事宜,其能提供消费者简易的防伪操作,且能立即知悉所购买的商品是否为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复合式加密防伪辨识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
步骤一:编取明码令明码产生;
步骤二:将明码经复合式加密编码后产生暗码,该暗码的产生以多种加密技术(如:MD5、AES、DES、RAS等)分别及混合对明码加密产生;
步骤三:将明码与暗码储存于资料库;该资料库为一伺服器,该资料库并内置有辨识软体、定位软体、生产履历软体、行销应用软体等;
步骤四:将暗码制作成暗码防伪标签;
步骤五:将暗码防伪标签与明码两者同时使用于商品上;
步骤六:使用读取装置读取该暗码防伪标签,并将暗码通过网络传送至资料库;该读取装置为具摄影装置的电子设备(如:手机、PDA、电脑等)或为可外接摄影装置的电子设备(如:手机、PDA、电脑等);
步骤七:利用资料库内置的辨识软体辨识该暗码;
步骤八:将辨识结果回传至读取装置,并显示辨识结果及明码;同时借由资料库内置的定位软体可得知其地理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首涵,未经王首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3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