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作为种子包衣成膜剂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3359.X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2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丑靖宇;李洋;孙俊;鞠光秀;李超;段秀洪;孙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18 | 分类号: | C08F220/18;C08F220/06;C08F220/56;C08F212/08;C08F220/44;C08F218/08;C08F220/58;C08F222/16;C08F222/14;C08F220/14;C08F220/54;C08F220/28;C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何薇 |
地址: | 10003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化合物 作为 种子 包衣 成膜剂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化学领域,涉及到将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用作农业上旱田作物种子和水田作物种子的种子包衣成膜剂(简称成膜剂)的用途,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作为种子包衣成膜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种衣剂又称种子包衣剂,通常由活性成份和非活性成份组成。活性成份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激素、肥料或有益微生物等,是种衣剂中直接发挥作用的有效成份,其种类、组成及含量直接反映种衣剂的功效。非活性组份就是配套助剂,包括成膜剂、渗透剂、分散剂、增稠剂、助悬剂、乳化剂、防冻剂、防腐剂、pH调节剂、消泡剂、警戒色料等,是维持种衣剂的物理及化学性状,控制衣膜内活性成份缓释的重要成份。其中成膜剂是种衣剂制备技术中的关键组份。
种衣剂中的成膜剂是在种子表面能固化成膜的高分子材料,该固化膜既能将农药活性成份包覆在种子表面、防止其迅速流失,又能透水透气。它是保证种衣剂具有一定的粘度、良好的成膜性、适宜的衣膜牢度及均匀度、特别是衣膜内活性成份缓释的关键成份。性能良好的成膜剂能使种衣剂均匀地包在种子表面迅速固化成膜,同时不脱落、不粘结,并且保证对种子发芽安全,对活性成份有一定的亲和性,在土壤中种衣剂的有效成份可缓慢释放,不受日晒雨淋和高温影响,药剂持效期长。除了以上这些要求之外,水田作物种子用的成膜剂对于耐水浸泡性的要求较高,其成膜剂需要具有良好的耐水浸泡性以及在水中合理的降解速度,进而保证种衣剂中的药剂能缓慢释放。
合成的高分子种子包衣成膜剂具有粘度高,成膜性较好,牢度较高的特性,但是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对于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的生长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即生物相容性差,表现为降低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尤其是对幼苗根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目前合成成膜剂的研究在不断向安全、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专利CN101120680公开了一种作为浸种种衣剂的成膜剂组成以及制备方法:以苯乙烯,丙烯酸酯以及丙烯酸作为聚合单体而制备成膜剂的方法。专利CN101314627公开了双丙酮丙烯酰胺与不饱和单体化合物进行共聚反应得到的聚合物与二酰肼类化合物反应,得到用于种子包衣的成膜材料。专利CN1717975公开了聚乙烯醇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作为水稻种子包衣用的成膜剂。现有技术中公开了某些含丙烯酰胺单体的聚合物作为粘合剂、压敏材料或涂料方面的用途,例如EP537910、JP63105083、US20090156721、WO9118739、EP728779、JP01004606等。专利CN101444206公开了一种含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的多元共聚物,该多元共聚物可以用于种子包衣。但是,至今未见如本发明通式(I)中所示的高分子种子包衣成膜剂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作为成膜剂的新用途。这种高分子材料结构上带有丙烯酰胺类单体作为必需的聚合单体,以及苯乙烯类单体、丙烯酸类单体、丙烯腈类单体和/或乙烯醇酯类单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作为种子包衣成膜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成膜剂具有以下结构通式:
式中:
R1、R2、R3各自独立的选自H、C1-C4烷基或卤素;
R4选自H、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OH取代的C1-C4烷基、SH取代的C1-C4烷基或NH2取代的C1-C4烷基;
R5、R8各自独立的选自H或C1-C4烷基;
R6选自H、C1-C4烷基、CO2H、CO2CH3或CO2CH2CH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33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