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黄蜇虫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3441.2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2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红;钱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泰科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K36/744;A61K9/08;A61P15/00;A61K33/12;A61K35/6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黄 口服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处方药品技术领域,涉及以熟大黄、土鳖虫(炒)、水蛭(制)、虻虫(去翅足,炒)、 蛴螬(炒)、干漆(煅)、桃仁、苦杏仁(炒)、黄芩、地黄、白芍、甘草等12味药为有效成分的口服液体制剂,特别是一种用于活血破瘀,通经消癥大黄蜇虫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中大黄蛰虫丸及目前已有的大黄蛰虫片等口服固体制剂服药困难,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时间长,携带不方便。而大黄蜇虫口服液克服了以上缺点,具有服用剂量小、口感好、服用方便、吸收较快、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大黄蜇虫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大黄蜇虫口服液是一种纯中药药物组合的口服液体制剂,本发明既有活血破瘀,通经消癥。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癥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的功效。且服用剂量小、口感好、服用方便、吸收较快、生物利用度高、质量稳定、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大黄蜇虫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它含有的成分及其重量配比为:瞿麦30份、 匾蓄30份、关木通30份、车前子(盐炒)30份、滑石30份、栀子30份、大黄30份、甘草(炙)30份。
所述一种大黄蜇虫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下述重量比称取原料:熟大黄300份、土鳖虫(炒)30份、水蛭(炒制)60份、虻虫(去翅足,炒)45份、 蛴螬(炒)45份、干漆(煅)30份、桃仁120份、苦杏仁(炒)120份、黄芩60份、地黄300份、白芍120份、甘草90份;
2)精确称取上述原辅料,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一小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0(80℃)的清膏;
3)将乙醇加入上述清膏使含纯量达到65%~70%,静止,沉淀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
4)加入1.5%活性炭,加热30分钟,滤过;
5)加入1%甜菊糖,矫味;
6)加蒸馏水至总量,滤过,分装,灭菌即可。
本发明具有活血破瘀,通经消癥。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癥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的功效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大黄蜇虫口服液是一种纯中药药物组合口服液体制剂。具有服用剂量小、口感好、服用方便、吸收较快、生物利用度高、质量稳定、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
具体实施示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是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实施例中没有详细叙述的部分是采用现有技术,和行业标准或公知手段。
实施例
所述大黄蜇虫口服液是采用以下步骤制成的:
1)按下述重量比称取原料:熟大黄300份、土鳖虫(炒)30份、水蛭(制)60份、虻虫(去翅足,炒)45份、 蛴螬(炒)45份、干漆(煅)30份、桃仁120份、苦杏仁(炒)120份、黄芩60份、地黄300份、白芍120份、甘草90份;
2)精确称取上述原辅料,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一小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0(80℃)的清膏;
3)将乙醇加入上述清膏使含纯量达到65%~70%,静止,沉淀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
4)加入1.5%活性炭,加热30分钟,滤过;
5)加入1%甜菊糖,矫味;
6)加蒸馏水至总量,滤过,分装,灭菌即可。
本发明中大黄蜇虫口服液实际临床应用治疗案例
发明人用大黄蜇虫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22例,均为女性;年龄22-4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年。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乳房胀痛,大多以月经前期症状明显。体检乳房肿块呈块状者13例,呈条索状者7例,呈结状者2例。有11例曾接受其它治疗无效。全部患者均经彩色多件勒超声检查确诊,其中双乳腺小叶增生15例,单乳腺小叶增生7例。
方法:本发明大黄蜇虫口服液3ml,口服2次/d,共1.5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治愈(症状及肿块消失)15例(1 5/22),占68.2%;好转(症状消失,肿块明显缩小)6例(6/22),占 27.3%;无效(症状减轻,肿块无变化)1例(1/22),占4.5%。总有效率为9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泰科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泰科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34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车控制器的下电延迟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载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