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安全带提醒与强制使用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3789.1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2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何晨伟;杨安志;金吉刚;任颖睦;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48 | 分类号: | B60R22/48;B60K28/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提醒 强制 使用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车用安全带提醒与强制使用系统(10),包括安全带锁扣传感器(125)、控制单元(14)及提醒与强制执行装置(16),该安全带锁扣传感器(125)及该提醒与强制执行装置(16)分别与该控制单元(14)相连接,该安全带锁扣传感器(125)用于感测安全带锁扣状态并告知该控制单元(14),由该控制单元(14)将该安全带锁扣状态作为判断驾乘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带的依据,其特征在于,该车用安全带提醒与强制使用系统还包括:
座椅重量传感器(122),用于感测座椅座垫所承载的重量(M1)并告知该控制单元(14),由该控制单元(14)将该座垫所承载的重量(M1)作为判断座椅上是否有驾乘人员的依据之一;
安全带伸缩量传感器(126),用于感测安全带伸缩量(L)并告知该控制单元(14),由该控制单元(14)将该安全带伸缩量(L)作为判断驾乘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带的另一依据;
光传感器(127),具有安全带光传感器(127a)及基准光传感器(127b),该安全带光传感器(127a)用于感测安全带光强度(P1)并告知该控制单元(14),该基准光传感器(127b)用于感测车内基准光强度(P2)并告知该控制单元(14),由该控制单元(14)将该安全带光强度(P1)与该车内基准光强度(P2)的相对大小关系作为判断驾乘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带的再一依据;
其中,该控制单元(14)判断座椅上有驾乘人员,但驾乘人员未佩戴安全带时,该控制单元(14)控制该提醒与强制执行装置(16)启动以提醒及强制驾乘人员佩戴安全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安全带提醒与强制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车速传感器(128),该车速传感器(128)用于感测车速并告知该控制单元(14),该提醒与强制执行装置(16)包括限速装置(164),当该提醒与强制执行装置(16)启动且车速大于一车速预设值时,该限速装置(164)将车速限制在一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安全带提醒与强制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脚垫压力传感器(123),该脚垫压力传感器(123)用于感测施加在座椅脚垫上的压力(M2)并告知该控制单元(14),由该控制单元(14)将该座垫所承载的重量(M1)和施加在座椅脚垫上的压力(M2)的比值作为判断座椅上是否有驾乘人员的另一依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安全带提醒与强制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14)将该座垫所承载的重量(M1)与成人体重的最低标准值(A)进行比较,若座垫所承载的重量(M1)小于成人体重的最低标准值(A),该控制单元(14)判断座椅空置或其上放置为物品,该控制单元(14)控制该提醒与强制执行装置(16)关闭或不启动;若该座垫所承载的重量(M1)大于成人体重的最低标准值(A),该控制单元(14)计算该座垫所承载的重量(M1)与该施加在座椅脚垫上的压力(M2)的比值(K),并将该比值(K)与比值预设区间([a,b])进行比较,以确认座椅上是否有驾乘人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安全带提醒与强制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座椅姿态传感器(124),该座椅姿态传感器(124)用于感测座椅的座垫与靠背间的夹角告知该控制单元(14),该控制单元(14)参考该座垫与靠背间的夹角设定该比值预设区间([a,b])。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安全带提醒与强制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提醒与强制执行装置(16)包括前阅读灯(165),当环境光线不足且发动机启动时,该安全带光传感器(127a)感测该安全带光强度(P1)并告知该控制单元(14),该基准光传感器(127b)感测该车内基准光强度(P2)并告知该控制单元(14),该控制单元(14)将该安全带光强度(P1)与该车内基准光强度(P2)间的较大值与一正常所需的光线值进行比较,以判断光线是否充足,若光线不充足,该控制单元(14)控制该前阅读灯(165)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37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洞试验中空滚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涡流排液采气井下工具的导流体装置